目前,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治理采用地表水入渗补偿地下水,恢复岸边带生态。但是地表水及潜水蒸发损耗量大,生态恢复范围局限于河道两侧3km范围内,水资源时空配置不均匀。远离塔河河道进行地下暗管补给地下水,可以控制区域地下水处于4-6m的理想埋深,大幅减少地表水及潜水蒸发损失,水资源可以得到高效管理与利用。暗管输水效率的核心是准确掌握区域的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但是该地区地下水资料匮乏,相关信息难以获取。本研究拟首先分析研究区域生态需水量及其水资源可得性,建立分布式水文模型与地下水模型的耦合,以及大区域地下水粗略模拟与局部地下水精细模拟的嵌套,运用同位素技术确定含水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研究暗管输水塔河下游生态水位恢复区面积、暗管布设结构、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式,为大范围恢复塔河下游生态水位、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抓住水资源循环规律主要矛盾,从克服无效蒸散发角度着手,依据最基本的水向低处流的道理,采用暗管输水方法,初步研究了大范围恢复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水位的方法。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治理采用地表水入渗补偿地下水,恢复岸边带生态。但是地表水及潜水蒸发损耗量大,生态恢复范围局限于河道两侧3km范围内,水资源时空配置不均匀。研究结果表明,暗管输水补给技术可以大范围恢复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水位,在利用与前10次塔河生态输水相同水量的条件下,设计3种实验方案中10年生态修复极限生态水位恢复面积可达323.5km2(水位埋深<10m),适宜生态埋深面积最大可增加572.5km2(水位埋深为2~6m)。生态恢复区可以延伸至距离河道较远的距离,暗管输水补给的方式可将生态恢复范围大幅增加(本研究试验20km),较现状生态修复仅局限于塔里木河河道两侧1km有显著提升。在距离塔河下游河道右岸10km处设置暗管输水生态修复效果会更好,三个试验方案对比可知,由近及远,地下水极限埋深恢复区逐渐增加;地下水适宜生态埋深恢复区面积逐渐减小。暗管输水生态修复技术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地表响应的生态经济分析
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工程生态变化的量化研究及价值评估
塔里木河下游主要木本植物对应急输水生理生态响应及抗逆机制研究
荒漠河岸林植物生理生态指标表征的适宜生态水位研究-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