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凝性纳米氟磷灰石露天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26202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杨富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妍,龙世佳,花平宁,董广强,岳永强,王一潮,王长青,阎晨曦
关键词:
氟磷灰石保护石质文物
结项摘要

Because of natural weathering, air pollution, and lack of effective protection, the massive outdoor immovable stone cultural relics have been damaged with varying degrees and are disappearing gradually. However, the exist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can not provide enough protection.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patite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weathered stone cultural relics. But apatite is not stable enough, and the calcium to phosphorus ratio is hard to control during the conservation treatment of the weathered historic stones. Theses bring about the instability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the risk of microbial breeding. Therefore, we are planning to study a kind of novel self-setting nano fluorapatit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stone cultural heritages. The study includes the preparation of fluorapatite using calcium, phosphorous and fluorine as reactants, the nanofabrication of calcium, phosphorous and fluorine reactant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table organic disperse system of the nano reactants, the setting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ganic disperse system of the nano fluorapatite reactants, and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the nano fluorapatite organic disperse system.The main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in this study are SEM, TEM, XRD, FTIR, PLM and TG-DSC. The exploring study about the nano self-setting fluorapatite provides new insight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is also important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tones in the open air.

由于自然风化、空气污染、以及缺乏有效的保护,我国大量的露天石质文物有加速破坏、逐渐消亡的趋势。最近的研究表明,磷灰石可以有效保护此类风化石质文物,但磷灰石本身不够稳定,加之保护处理过程中钙磷比难以控制,有诱发微生物滋生之虞。为解决以上问题,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新型自凝性纳米氟磷灰石保护材料研究,即利用SEM、TEM、XRD、FTIR、PLM和TG-DSC等开展非盐体系(不含可溶盐或不产生可溶盐的钙、磷和氟为原料) 纳米氟磷灰石及其稳定非水分散体系的制备、纳米氟磷灰石非水分散体系的自凝机制及影响因素、氟磷灰石非水分散体系对风化岩石的渗透加固方法等研究。开展自凝性纳米氟磷灰石材料研究为文物保护材料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应用性;此外,氟磷灰石保护材料的研究对于建筑石材的维护和保养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项目摘要

以往的文物保护工作实践和实验室研究表明,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相比,无机保护材料和石质文物的物理化学兼容性更好(因为同是无机物),也更适合于此类无机质文物的保护。不过,目前石质文物保护中使用的基本都是氢氧化钙、水玻璃等气硬性材料,而气硬性材料无机材料普遍存在加固效果差,耐候性不良等问题。水硬性材料,如水泥等,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候性,但因其含可溶碱,使用中有明显的可溶碱析出即泛碱现象,对文物本身有害。故从事新型不含可溶碱的水硬性加固保护材料研究,应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新思路。本项目的研究,就是沿着这条思路展开的。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氟磷灰石前驱体材料如纳米氢氧化钙、纳米磷酸氢钙的非盐体系制备,纳米氟磷灰石非水分散体系的自凝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磷灰石材料在风化石质文物表面封护中的应用,磷灰石材料在石灰岩文物及建筑石材表面封护中的应用,文物表面石膏风化层的选择性清除及磷灰石材料在包括石质文物在内无机质文物整体加固保护中的应用等。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在非盐体系中制备磷灰石前驱体材料的可行的,如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钙粒度在40~100nm,属于纳米材料范畴;2、磷灰石材料可用于钙质岩石如石灰岩文物的表面封护,经磷灰石材料表面封护后,其表面强度可以提高近30倍;3、氟磷灰石可用于包括石质文物在内无机质文物整体的加固,经氟磷灰石材料加固后,其整体抗压强度可提高近10倍,同时,文物基材的固有属性如毛细水吸收、色差等基本属性不发生改变,表现了良好的兼容性。本项目工作为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的研制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示范性和应用性;另外,石材已经大量用于我国现代建筑中,本项目的研究对于这些建筑石材的维护和保养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2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利益集团影响下的贸易保护——一个贸易政治经济学的文献综述

利益集团影响下的贸易保护——一个贸易政治经济学的文献综述

DOI:
发表时间:2016
4

基于空间转换网络的视频盲水印方法

基于空间转换网络的视频盲水印方法

DOI:10.11996/JG.j.2095-302X.2020050757
发表时间:2020
5

休闲期耕作覆盖对马铃薯苗期生理生态与产量的影响

休闲期耕作覆盖对马铃薯苗期生理生态与产量的影响

DOI:10.6041/j.issn.1000-1298.2020.07.030
发表时间:2020

杨富巍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146102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濒危石质文物仿生保护材料的合成及其界面能调控机制

批准号:5096300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刘强
学科分类:E030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载锌纳米氟磷灰石晶体对人工釉质龋抗酸及抗菌性研究

批准号:8120077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谷海晶
学科分类:H15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宁夏干旱区石质文物劣化机理及岩石材料耐久性研究

批准号:1166201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有贞
学科分类:A1301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文物保护用的特种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批准号:59073128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周宗华
学科分类:E0304
资助金额:3.7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