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我们的前期研究和文献报道Th免疫反应和TLR信号通路异常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并且这些异常在不同类型的IBD(CD和UC)中有所不同,但是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为何不同类型的IBD会出现不同的Th优势反应,它们的调控机制不明。Tim-1和Tim-3信号通路是新发现的调节Th免疫反应的核心环节,并且与TLR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然而Tim-1和Tim-3信号通路在IB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它们与IBD的Th免疫反应和TLR信号通路变化的关系国内外未见报道。为此,本项目拟研究不同类型IBD模型中Tim-1和Tim-3信号通路的变化及其与Th免疫反应和TLR信号通路的关系,并以它们为干预靶点,分别观察阻断和促进Tim-1和Tim-3信号通路对不同类型IBD的Th免疫反应和TLR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与疾病的的关系,从一新的角度探讨IBD的发病机制,为IBD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方向。
TLRs信号通路、Treg和Th反应参与了炎症性肠病致病,Tim信号路与上述3个环节可相互调控。为此本项目主要进行了已下三方面的研究:⑴Tim-3信号通路在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作用;⑵Tim-1信号通路在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作用;⑶Tim-3和Tim-1过表达对鼠源性巨噬细胞内TLRs/LPS信号通路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⑴Tim-3抗体预处理后可减轻小鼠实验性结肠炎,而给予其配体Gal-9则可加剧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提示Tim-3信号通路参与了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致病;⑵Tim-3抗体预处理后小鼠实验性结肠炎肠黏膜中Foxp3蛋白表达增加,TLR4、MyD88、NF-κBp65蛋白表达下降,SIGIRR蛋白表达上升,肠黏膜局部促炎细胞因子含量降低,抑炎细胞因子含量增加;而Gal-9的作用则反之。提示Tim-3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Treg反应和不同类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影响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⑶Tim-1抗体预处理可加剧小鼠实验性结肠炎,而给予其配体Tim-4则减轻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提示Tim-1信号通路参与了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致病;⑷Tim-1抗体预处理后小鼠实验性结肠炎肠黏膜中Foxp3蛋白表达降低,TLR4、NF-κB p65、MyD88等表达上调,促炎细胞因子含量增加,抑炎细胞因子含量降低;而Tim-4的作用则反之。提示Tim-1抗体可能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Treg反应和不同类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影响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⑸LPS可激活小鼠巨噬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及上调Tim-3的表达,促进促炎因子分泌;Tim-3过表达可增强LPS作用的小鼠巨噬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并促进促炎因子分泌,而在无LPS作用时Tim-3过表达并不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Tim-1过表达可抑制LPS作用的小鼠巨噬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并减少促炎因子分泌,而在无LPS作用时Tim-1过表达并不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以上研究结果证实了Tim信号通路通过调控TLRs信号通路、Treg和Th反应参与了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致病,为以Tim信号通路为靶点防治炎症性肠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基于cajal细胞NO-cGMP信号通路探讨红藤清肠方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机制
TLRs信号的负性调控分子TAM受体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胆汁酸调控炎症小体信号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TLR/IL-1信号通路的负性调控因子SIGIRR和IL-1F5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