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上寒温带针叶林(呼中)、温带红松阔叶混交林(长白山)、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千烟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鼎湖山)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涡度相关技术连续5-7年的水碳通量观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树干液流技术、稳定同位素技术和模型模拟技术,精细拆分生态系统的水通量组分(ET、T和E)和碳通量组分(NEE、GEP和RE),量化碳水通量各组分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以及样带尺度的空间变异规律,阐明主要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保守性存在的条件和机制、WUE的变异规律及其生态学控制机制,为定量评价我国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汇功能的限制作用、森林管理的增汇潜力和水资源消耗特征提供科学数据与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对遥感地表物候年际变化的响应
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对干旱的响应机制
草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对降水模式改变的响应机制
内蒙古温性草原区典型草地管理利用方式差异对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