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收集到间皮瘤标本34例,其中上皮型6例,纤维型3例,混合型15例,人工合成P53基因第5至8外显子引物,应用银梁,PCR-SSCP分析系统检测P53基因第5至8外显子突变。结果表明,恶性间皮瘤组织P53基因点突变率高达62%,其中上皮型83%,纤维型69%,混合型46%,提示P53基因突变是恶性间皮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恶性间皮瘤组织P53基因的突变热点在第7外显子的杂合型突变是恶性间皮瘤的特片性突变形式,P5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P53蛋白染色阳性率为23%,与肿瘤组织学类型的关系为上皮型最高50%,P16蛋白免疫化学分析,P16蛋白阳性表达率达53%,与P53基因点突变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线粒体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分离钝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肌酸激酶的分子调节机制
用定点突变技术研究肌酸激酶活性部位结构与功能
中华鳖肌酸激酶(PSCK)对应激反应的响应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