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次建立玉米源数量空间分布特征的计算机分析系统,可分析32个参数,并对我国常用自交系和杂交种共271份材料进行了分析,同时确定了轴雄后的Pmax、Pn是源质量特征指标,在此基础上采取聚类分析对我国玉米不同基因型进行源类型的划分,明确我国目前主要利用和有待开发的源类型;2.探索了玉米基因型库的数质量上的潜力及差异,分析了灌浆速率,穗呼吸库质量性状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穗呼吸原位测定;3.研究了我国不同基因型的源库特征的演替规律和遗传特点,明确了株型紧凑和光合速率提高是近50年演替的重要特征;采取增库促源是进一步高产的主要技术路线,源强库足是玉米高产育种的主要生理目标;4.通过本项目的支持培养了博士3名,硕士3名,在国外及国内《作物学报》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发言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将出版《作物产量生理学—源库生理研究进展》一书。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基于结构滤波器的伺服系统谐振抑制
电磁轴承-复杂柔性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其振动主动控制
三维浮环动静压轴承-转子系统特性及主动控制研究
用记忆合金转子系统振动的变结构主动控制研究
主动式磁轴承—柔性转子系统的三维轴心轨迹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