镧是轻稀土元素的代表,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内蓄积,影响智力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造成神经元损伤,但作用机制不清。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镧的神经毒效应可能与兴奋性毒性有关。D-丝氨酸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神经胶质细胞递质,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内的丝氨酸消旋酶(SR)合成,能直接调控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R)的活化程度。当其在突触间隙的浓度过高时,可使NMDAR过强激活而诱发兴奋性毒性。本研究拟通过整体动物与体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神经行为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病理组织学技术观察镧暴露对大鼠脑组织SR表达与活性、D-丝氨酸合成、释放水平及其对神经元NMDAR激活程度的影响,证实镧上调SR-D-丝氨酸-NMDAR信号通路是其所致神经毒效应的关键机制,为早期预防、有效干预镧乃至稀土引起的儿童智力低下和认知功能缺陷提供新的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D-丝氨酸调控NMDA受体在食管内脏高敏感中枢敏化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线粒体轴突转运和锚定在稀土元素镧中枢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D-丝氨酸通过激活NMDA受体调控青光眼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核转录因子NF-κB在稀土元素镧所致学习记忆功能损害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