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病的阶段转换性(即抗病能力随发育阶段而变化)和病原生理小种特异性是由抗病主效基因介导的抗病反应的两个重要特征。由于抗病反应只发生在植物生长的特定阶段,且抵抗病原的范围仅限于特定生理小种,使得抗病主效基因在作物品种改良中的利用受到限制。本项目拟通过创造具有相同遗传背景而携带不同抗病主效基因的转基因材料和用不同抗病主效基因组成的嵌合基因、以水稻抗白叶枯病为模型,从遗传、全基因组的抗病相关基因表达模式、抗病相关蛋白的表达模式和抗病主效基因的分子结构四个侧面研究抗病的阶段转换性和病原生理小种特异性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理。本研究结果不仅将有助于阐明植物抗病机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还将有助于培育具有广谱和全生育期抗性的农作物品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水稻广谱和持久抗病的分子机理研究
水稻显性核不育的遗传和育性转换特性的研究
水稻等植物胚细胞分化和发育的生理与分子基础
杨树溃疡病原真菌分子遗传多样性及其对寄主抗病性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