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舌苔乃胃蒸脾湿上潮而生。舌苔与脾胃的生理病理关系十分密切,且舌苔辨证较为直观和客观,可以作为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因此,本项目选择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case-control)法,将最新的舌苔研究成果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结合起来,拟从基因变异水平研究胃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EGF和TGF-α基因SNPs分型,寻找与患者血清EGF和TGF-α表达水平、临床分期、舌苔类型、人口学特征、病史、生活方式等相关的SNPs位点,预计EGF和TGF-α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探讨胃癌患者舌苔形成和变化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为舌苔形成机制提供一个示范性研究。
目的:在基因水平上,探讨舌苔形成和变化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case-control)和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以健康正常人群为对照,研究胃癌患者舌苔类型与EGF、EGF-R、TGF-α以及E-cad(CDH1)基因多态性及其分子表达水平、结合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多因素研究、胃癌临床分期、人口学特征、患病史、生活方式、临床检验结果等多因素开展关联分析。结果:胃癌发生与生活习惯具有密切的关系;证型兼夹、虚实夹杂是胃癌证型的主要存在状态;我们首次证实EGF基因SNP位点rs2237051 AG/GG基因型、EGF-R基因rs2072454 T 等位基因增加胃癌风险,前者在白苔、厚苔中具有显著性意义;胃癌患者舌苔类型、组织学类型与E-cad(CDH1)基因SNP rs26160的CA基因型、rs17690554的CG基因型与弥散型胃癌显著相关、EGF-R基因rs1050171和rs2293347的变异对胃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苔色、苔质变化均产生影响;胃癌患者舌苔类型与血清sE-cad 、TGF-α表达水平、临床检验结果存在相关性,胃癌组血清EGF、EGF-R、TGF-α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人群。结论:舌苔辨证联合基因SNP位点及其分子表达水平、临床检验结果对于临床胃癌防治和诊断确有科学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MicroRNAs 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Associated With Fibrosis Involving Different 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下调SNHG16对胃癌细胞HGC-27细胞周期的影响
C-藻蓝蛋白抑制TGF-β1诱导的宫颈癌Caski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对胃癌来源外泌体诱发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EGF和TGF-α参与舌苔形成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肿瘤病人舌苔变化与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关系研究
圆盘菌属有性生殖相关基因的单链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大鱼际掌纹特应征与5个哮喘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