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岩溶区土壤侵蚀规律及其与石漠化耦合关系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6106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陈起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安佑志,樊云龙,李瑞,徐丰,孙文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壤侵蚀特征耦合关系岩溶区
结项摘要

Rocky desertification has become an extreme form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Yunnan,Guizhou and Guangxi provinces is more than 77900 km2, soil erosion 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has become a proble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Karst area. Rocky desertification is the result of soil erosion, to control rocky desertification, must control soil erosion first. So this project select typical karst area Anshun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monitoring soil erosion of the slope, watershed, county and Anshun city, to analyse development processes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soil erosion, to explore the scale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underground leakage and ground loss in different evolution stag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sion in karst area. Discuss soil erosion monitor using 3S technology in large karst area. Interpreting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soil erosion map of Anshun City, to carry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erosion 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soil erosion in karst area. The project research hav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ecological security construction,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Karst area.

土地石漠化是西南岩溶地区最基本的区情, 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一种极端形态,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已经成为我国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难题。石漠化是水土流失的结果, 要治理石漠化, 必须防治水土流失。项目研究选择贵州省典型岩溶区安顺市为研究对象,从坡面、小流域、县域、地区四个尺度开展岩溶区水土流失的监测评价研究,分析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与驱动机制,探索水土流失在不同阶段、不同尺度地下漏失-地上流失的比重及转化过程,分析水土流失逐级演变的特征,系统的总结岩溶区水土流失的发生过程及特征,开展3S技术在岩溶区大尺度区域性水土流失监测调查中的方法和问题,并开展安顺市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相关关系研究,定量揭示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耦合关系,为当前的石漠化治理专项和岩溶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项目研究对整个岩溶区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生态安全构建,对岩溶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针对当前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监测研究技术相对落后、治理措施较少、地下流失相关专题研究不足等的问题,.开展了安顺市不同尺度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对比研究,提出不同尺度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建议及岩溶区水土流失监测关键技术,开展了安顺市水土流失规律及地下漏失-地上流失机理,分析了安顺失石漠化与水土流失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项目研究采用遥感监测和地面实地监测对比方法,验证了《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方法间接判定的土壤侵蚀等级差异,两者之间的吻合度只有71.3%,不同地类之间精度存在较大差异,《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方法间接判定的土壤侵蚀标准还需进一步改进。不同尺度的水土流失监测需采用不同的监测技术体系,小流域或工程区范围小于10km²的,建议采取地面监测,范围小于50km²并大于10km²的,建议采取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结合方式,大面积水土流失监测建议采用遥感监测为主,同时加强地面监测与遥感监测的关系验证,进一步修正参数提高精度。.岩溶区水土流失规律在坡面、小流域和区域等不同尺度,水土流失存在一定差异,坡面、小流域尺度地下漏失-地上流失共存,地下土壤流失量占总流失量的比重约为5.1%,坡面地下漏失总量轻微,最终通过落水洞汇入地下空间,但在整个区域范围,地下河出露地表转为地表流失。安顺市水土流失主要以微度侵蚀为主,2010-2015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370.05km2,水土流失明显形式好转。水土流失与石漠化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安顺市13.6%的区域同时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区域,36.8%的石漠化区域发生存在水土流失,32.5%的水土流失区域是已经发生了石漠化。但水土流失强的区域并不是发生了石漠化或者石漠化等级高的区域,但是两者的分布并不一致,因此,在岩溶地区除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外,开展石漠化治理专项工程是有必要的,岩溶区水土流失与石漠化过程及治理措施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5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陈起伟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西南典型岩溶区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

批准号:4160158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蓝家程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粤北岩溶山地土地石漠化过程耦合试验模拟研究

批准号:30870469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李森
学科分类:C03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西南典型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对岩溶作用的影响机制及其碳汇效应-以贵州花江为例

批准号:4120156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肖时珍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岩溶石漠化区土壤碳氮转化速率及其对治理模式的响应机制研究

批准号:4160158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建兵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