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它反映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利益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准则。公平认知和行为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而经济决策中的公平行为是儿童"经济社会化"的重要特征。.本项目结合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借助最后通牒和独裁者博弈,探查儿童在经济决策中公平行为的发展,探查儿童心理理论水平和一般认知能力与儿童决策中公平行为的关系,以揭示公平决策行为发展与特殊领域和一般领域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本项目还将探查影响儿童公平决策行为的环境和文化因素,同时利用fMRI技术探查公平决策行为发展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揭示儿童公平行为发展的机制,对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项目按照研究计划,完成了计划书中的内容,达到了既定目标。受本项目支持,发表相关文章14篇,其中SSCI收录论文6篇,CSCD论文8篇。.本项目有以下主要发现:.1、发现了公平行为发展的文化差异。采用最后通谍(UG)和独裁者博弈(DG)探查了中德儿童的经济决策行为发展。结果发现:中德两国儿童在两个博弈中都表现出公平和分享行为;中国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多于德国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儿童提议分配金额呈减少趋势,而德国儿童显示U曲线。.2、揭示了幼儿公平行为的心理机制。.采用经典博弈范式,考察了3-9岁儿童的公平行为是否受内团体偏差的影响以及儿童对不公平分配的拒绝是基于分配结果还是分配意图。结果发现:(1)随年龄增长儿童变得更加公平利他,至少从5-6岁开始,儿童的公平行为就表现出内团体偏差。(2)5-9岁儿童对不公平分配的拒绝更多考虑对方的意图,而3-4岁儿童则更多受分配结果影响。.3、揭示了高功能孤独症儿童(HFA)的合作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采用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和工具性任务探查合作行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HFA与正常儿童在囚徒困境中的合作行为之间差异不显著。然而,HFA儿童在工具任务干扰阶段中的合作水平低于正常儿童。(2)HFA儿童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缺损,体现为心理理论得分和移情能力都低于正常儿童。其非社会性缺损主要体现为执行功能较低。(3)心理理论的认知成分对HFA和正常儿童的合作行为没有预测作用,而与情绪相关的能力(情绪识别能力和移情能力)会预测HFA儿童在囚徒困境中的合作行为。执行功能会预测HFA和正常儿童在囚徒困境中的合作行为,而中心信息整合能力会预测HFA儿童在工具性任务中的合作行为。.4、揭示了公平决策的脑机制。.发现UG提议者公平行为的大脑激活模式与UG回应者公平行为的激活模式相似,都在脑岛、前额叶和前扣带回激活;不同之处在于,左侧额叶下回在UG公平提议中的激活要显著高于UG不公平提议的激活,而与负性情绪相关的脑岛在UG公平提议和不公平提议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认知控制在提议者公平行为可能发挥更大作用,这与回应者公平行为中负性情绪起主导作用存在差异。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策略
资产配置在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中的作用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公平视角下住房公积金储户补偿机制研究
社会情境影响公平感知和社会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
儿童认知发展
儿童认知发展(续)
儿童的背景学习:发展轨迹、认知神经机制以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