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生态系是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渔业海域之一,环境条件十分特殊,生物多样性非常高。底栖生物群落是海洋生态系中种类最多、生态学关系最复杂的生态群落,生态学意义十分重要。黄海是我国最早开展海洋科学研究的海域,其大型底栖生物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变化关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本项目将根据1956年以来的历史资料和现状调查数据,分析50多年来黄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对比同期黄海海域温度、盐度、初级生产力以及水文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研究阐述大型底栖生物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关系,依据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的变化,探讨黄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对该海域环境变化的响应和指示作用,为研究大型底栖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物质能量流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全球变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海洋生态学由描述向机制原理研究的转变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黄海生态系是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渔业海域之一,环境条件十分特殊,生物多样性非常高。底栖生物群落是海洋生态系中种类最多、生态学关系最复杂的生态群落,生态学意义十分重要。黄海是我国最早开展海洋科学研究的海域,其大型底栖生物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变化关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本项目根据1956年以来的历史资料和现状调查数据,分析了50多年来黄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规律,重点对102个重要大型底栖生物物种的变化作了比较研究分析,对比了同期可收集到的黄海海域温度、盐度、初级生产力以及水文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资料,研究阐述了大型底栖生物变化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依据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的变化,探讨了黄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对该海域环境变化的响应和指示作用,为研究大型底栖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物质能量流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海洋生态学由描述向机制原理研究的转变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北极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时空格局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牡蛎和鱼类网箱养殖对象山港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
森林固碳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群落学机制:大型森林动态样地途径
沙地植被群落动态变化机制及其数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