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空间结构在追求质量轻的同时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构的冗余度,因此一旦在非预期荷载作用下局部失效,极易引发多米诺骨牌似的连续性倒塌。基于此,本项目以大跨空间网壳结构为具体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多尺度思想的包含动力学、机构运动学和碰撞冲击等非线性力学特征和构件非弹性、构件断裂失效等行为特征的高效数值算法,以局部失效诱致的节点/杆件塑性或脆性断裂为起点,模拟空间结构体系渐进破坏、整体失稳、直至倒塌的全过程;结合具有破断触发装置和影像测试系统的空间网壳结构精细模型的倒塌全过程追踪试验,分析应力瞬态释放和内力重分布机制等因素,揭示典型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局部失效后的连续性破坏机理与倒塌机制。同时,构造空间结构的能量平衡格式,建立反映其倒塌性能的"倒塌谱",从而提出基于关键构件和简化评估方法的抗倒塌设计准则、倒塌控制模式和相应的倒塌防止对策,为大型空间结构的抗连续性倒塌设计提供必要的手段和技术支撑。
结构体系在非预期荷载作用下因局部失效而导致整体结构连续性倒塌的现象,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但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框架结构体系,针对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的连续性倒塌研究则相对较少。然而,近年来诸如德国巴特赖兴哈尔溜冰场屋盖、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会场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倒塌事件频现于报端,使得此类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连续性倒塌研究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与切实的紧迫性。本项目即从大跨桁架结构和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两类典型的刚性空间网格结构出发,以精细、系统的整体模型倒塌试验为基础,辅以能真实反映倒塌过程与性态的数值分析,结合简化的数学模型分析,从机理上阐释空间网格结构的抗倒塌机理,并提出杆件敏感性的定量确定方法。本项目研究首先开发及完善了空间结构连续性倒塌研究的试验与数值分析手段,以实现局部初始破坏的构件初始失效装置和高频动应变、高速动位移的采集系统为核心,构建了整体模型试验连续性倒塌试验系统;使用材料多尺度方法构建了能考虑断裂中剪切与拉伸组合贡献的新的韧性金属断裂模型,提出纤维梁单元轴向应变断裂准则,封装成子程序用于空间梁杆单元断裂的模拟,并开发了基于Abaqus子程序的结构连续性倒塌分析过程控制算法,提高空间结构连续性倒塌有限元分析效率。对大跨度桁架结构的研究以典型的Warren桁架为对象,完成了3个平面桁架结构模型的动力连续性倒塌试验,结合不同倒塌工况下的响应参数分析,阐释桁架结构抗倒塌机制:依初始局部破坏的位置不同,桁架结构通过下弦的悬链线作用或整体的拱效应抵抗连续性倒塌的发生,跨中位置的所有杆件及紧邻支座位置下弦杆为倒塌敏感杆件;同时,基于不平衡力缓慢逐步释放的思想,开发了一种新型桁架节点构造,并经试验验证,其可在多方面显著地改善整体结构的抗连续性倒塌性能。对空间网壳结构的研究以Keiwitt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为对象,完成了2个单层球面网壳模型的动力连续性倒塌试验,结合有限元分析,指出初始破坏对网壳结构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局部的内力重分布,自由节点的点失稳是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发生连续性倒塌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构造了自由节点“稳定抗力系数”公式用于判定杆件的敏感性,并成功应用于凯威特型、肋环型、施威德勒型和联方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敏感杆件判断;同时,提出了提高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抗连续性倒塌能力的概念设计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在役大跨空间钢结构安全性能评估研究
内爆炸作用下大跨空间钢结构失效机理与防爆方法研究
大跨度单层空间网格结构抗连续性倒塌性能评估及设计方法研究
多维地震下大跨空间网格结构倒塌模式与隔减震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