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是目前所知P450基因最丰富的微生物之一,其P450降解功能突出并受许多污染物的诱导,在多环芳烃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的监测、治理乃至毒理学分析等方面均有突出的研究价值。但相关P450基因型不明、调控规律未知,极大制约了该真菌P450的研究与应用。本研究拟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解析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菲过程中P450的基因表达谱,依据基因表达谱差异与P450活性的相关性筛选出与菲降解相关的P450基因;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技术,研究不同条件下相关P450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并综合P450活性的变化规律和基因表达谱分析的结果,揭示菲降解过程中P450的调控规律。本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和充分开发白腐真菌及其P450突出的降解功能,能够为多环芳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提供新的生物资源。
本课题采用白腐真菌模式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通过特征产物分析、酶活检测、基因芯片、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建立了该真菌P450对菲的特征降解活性检测方法,针对该真菌降解菲的过程,解析了关键降解酶系P450和MnP的活性变化规律、转录组功能基因多样性及典型营养条件下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并比较了萘、菲、芘三种典型多环芳烃诱导的P450基因表达谱。研究表明:(1)在营养丰富的原生代谢阶段,主要由 P450催化菲的9,10位与3,4位加氧反应;进入营养受限的次生代谢阶段后,P450逐步转为仅催化菲的9,10位加氧反应,活性逐步下降,MnP催化菲的双加氧反应,活性显著增强并相对稳定,逐渐占主导。(2)该真菌降解菲的转录组共检出10,048个基因,占预测基因总数的85%,表现出丰富的功能类型,其中包括142个P450基因。(3)营养丰富条件下,P450基因家族cyp5145A、5136A、5144A、5148A的部分基因在降解菲样本中表达明显上调,与此相应,与菲代谢过程可能相关的双加氧酶、氧化还原蛋白、黄素蛋白合成酶以及lipA、lipD等46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而部分与碳代谢相关酶系乃至结构蛋白等85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营养限制条件下,P450基因cyp5163A3、cyp5152A2等在降解菲样本中显著上调,相应显著上调的74个基因中不仅包括一些氧化酶及氧化还原蛋白的基因,还包括许多碳代谢功能基因,仅有19个基因明显下调,其中包括mnpH1。该真菌仅有的1个P450氧化还原蛋白CPR在不同条件下均保持着较高的转录水平。营养条件表现出对包括P450在内的多类功能酶系基因表达显著的调控作用。(4)P450转录调控与进化距离没有明显相关性。不同多环芳烃诱导的P450表达谱与多环芳烃的结构有一定相关性,并受培养条件的显著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降解多环芳烃的高效土著白腐真菌菌株筛选及降解机理研究
水溶性有机物促进白腐菌降解土壤多环芳烃的作用机制
白腐真菌P450酶对双酚A类的降解及计算机分子模拟研究
堆制处理过程中多环芳烃的降解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