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ssilized Dipterocarpaceae resins (amber) from the middle Miocene Fotan group of Zhangpu, Fujian Province yield abundant, diverse and three-dimensionally preserved bryophytes with exquisite cellular details, providing a rare opportunity to reconstruct the diversity of bryophytes, as well as the palaeoenvironment and palaeoecology in South China during the Mid-Miocene Climatic Optimum. The proposed research aim to characterize and document in detail these fossil bryophytes, identify them based on detailed comparison with extant materials. The broader goal of the proposal is 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cal diversity of bryophytes, and the 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of bryophyte-vascular plant associations during the global warming events under high CO2 level in middle Miocene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fossil vascular plants that occur in the same bed. The research will help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on diversity of bryophytes and also o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福建漳浦中中新统佛昙群盛产龙脑香科树脂化石(琥珀),琥珀中的苔藓化石保存了完整的三维立体形态及其微细结构特征。系统研究这些苔藓化石对认识中中新世温室期华南苔藓植物多样性和古环境、古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计划对佛昙群中苔藓植物化石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宏观形态和微细结构观察,结合现生苔藓植物对比研究,对佛昙群中的苔藓化石进行鉴定和系统分类;在此基础上结合同一化石层的维管植物化石,探索中中新世温室期高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下福建漳浦地区苔藓植物的形态多样性及维管植物-苔藓植物生态关系多样性演化。本项研究将有助于理解未来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对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具有重要启示。
项目对福建漳浦地区中新世地层中保存的苔藓植物及伴生植物化石系统分类学、历史生物地理学及古气候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研究区植物化石的宏观形态和微细结构特征,对它们进行了准确的分类及鉴定,并对部分类群的生物地理演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合几种植物化石的现存最近亲缘类群的分布格局,恢复了研究区古气候和古生态。在野外考察、实验分析、国际合作、室内分析和科研成果发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成果包括:1)在福建中新世地层中发现苔藓植物4科5属,并且首次在东亚地区报道了鹤嘴藓属、牛舌藓属、拟扁枝藓属和扁枝藓属,首次利用三维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研究了白发藓属化石,表明中新世时期漳浦地区的苔藓植物就已经呈现出很高的多样性;2)发现了全球首例具有7个萌发孔的南酸枣属果化石,表明中新世时南酸枣属的形态特征比现代更为多样化;3)首次在福建中新世地层中发现壳斗科锥属化石,包括Castanopsis zhoui sp. nov.和C. cf. chinensis,表明福建地区在中新世时期锥属已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4)发现了亚洲地区纬度最低的紫荆属化石,表明福建地区在中新世时期豆科植物已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5)发现了中国首例具有原位孢子囊微细结构的海金沙属大化石,以及紫萁属一新种,加上苔藓植物的发现共同显示, 福建中新世森林具有复杂的多层结构;6)现生的白发藓属和鹤嘴藓属均分布在热带地区,化石的发现表明研究区在中新世时期属于热带气候,适合这些植物的生存。在国内外研究期刊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6篇,其它论文3篇)。代表性成果发表在《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Historical Biology》及《古生物学报》等综合性和专业性学术期刊。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后获得了国际和国内同行认可,并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对我国新生代苔藓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福建漳浦中中新世佛昙群植物化石及植物-昆虫相互作用研究
福建漳浦前湖湾海底古森林及其对环境变迁的反映
云南中新世南锋木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青藏高原东北部尖扎盆地中新世沉积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