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整合分析实验研究骨肉瘤转移的协同调控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47012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靳安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吕海,张辉,李夏林,邱素均,段扬,胡争波,董超,柳旭洲,何冰
关键词:
骨肉瘤转移整合分析C18_骨肿瘤调节
结项摘要

Osteosarcoma (Osteosarcoma, OS) 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malignant bone tumors. OS metatasis is the major treatment difficulty. At present, a large number of published tumor 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 expression database have been published, how to integrate these high -throughput data analysis is a cutting-edge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cancer research fields and major challenges.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F-κB, p53, p73, AP1 transcription factors can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related to OS transfer signaling pathway . The current problem is : how to explore the OS transfer process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 microRNA, protein modification , such as different levels of regulation network.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use of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s and clinical testing , statistical methods ,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levels of data through a cascad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constructed with the OS metastasis-related gene regulatory networks, identified and is associated with tumor metastasis and a plurality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regulate target microRNA target genes and their signaling pathways , then these experiments predicted target ge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ory networks and OS clarif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etastasis , tumor-associated markers have explored the potenti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转移是目前OS治疗中的主要难点。目前已有大量公开发表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数据库,如何整合分析这些高通量数据,是计算生物学和肿瘤研究的一项前沿领域和主要挑战。前期研究已经证明NF-κB、p53、p73、AP1等转录因子能够调节OS转移相关的基因表达信号通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探索在OS转移过程转录因子、microRNA、蛋白修饰等不同层面的网络调节系统。本研究拟采用协同分析计算,分子生物学实验和临床检测、统计的方法,通过级联数学模型整合不同层次的数据,构建与OS转移有关的基因调控网络图谱,鉴定出与肿瘤转移相关并被多个转录因子和microRNA调节的靶基因和它们的靶信号通路,然后用实验验证这些预测的靶基因。从基因表达及调控网络的角度阐明与OS转移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探索具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肿瘤相关标志物。

项目摘要

本研究通过医学数据库检索和分析,发现已知 14个TAp73 磷酸化位点及其对应磷酸激酶;总结已知位点分布特点是位于 TAp73 反式激活域 TA1、TA2共5个,位于TAp73 非反式激活域共9个;得出修饰位点磷酸化对TAp73蛋白功能活性的调节规律是:位点在 TAp73 反式激活域的磷酸化修饰将下调 TAp73 的功能活性,而位点在 TAp73 非反式激活域的磷酸化为上调TAp73 的功能活性。本研究通过 cDNA 生物芯片高通量筛选 OS 细胞内磷酸激酶靶向基因,获得OS 细胞内的磷酸激酶表达谱和表达水平较高的10种磷酸激酶,为后续 OS分子机制、信号通路等研究提供了平台,并筛选出了4种酸性激酶 CK1、CK2、PLK1和PLK2为潜在关键靶激酶,并首次提出PLK2是一个调节TAp73功能活性的关键激酶靶点。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数据分析形成理论指导实际实验,首次证实了在 OS 细胞中 PLK2 可磷酸化高丰度 TAp73,并发现了一个新的 TAp73 磷酸化修饰位点 S48。还初步探讨了在 OS 细胞中 PLK2 作为肿瘤促进因子的分子机制——通过结合TAp73延长自身半衰期,并阻止转录因子TAp73核转位,下调TAp73转录活性而抑制 TAp73 下游基因 p21,puma 表达,从而使细胞快速通过G1期,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和迁徙。因此,PLK2是一个潜在的OS分子治疗靶点。 在研究中成功构建 OS 荷瘤鼠模型,初步观察和总结了 PLK2 抑制剂治疗后 OS 的细胞和分子病理学特点。本研究发现,DNA 损伤药物上调内源性 TAp73、 PLK2 的表达水平后, PLK2可通过高丰度 TAp73影响OS细胞生存、生长,并且发现抑制PLK2可挽救TAp73抗OS活性,增强 DNA 损伤药物 CDDP、ADM 等的抗肿瘤效果。但在缺乏 TAp73 蛋白的 OS 细胞中,单纯用 PLK2 抑制剂未能观察到治疗效果。这为临床上治疗以 TAp73 高表达为特征的恶性肿瘤提供了实验基础和指导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5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靳安民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miRNA-376a/c-TGF-α通路调控骨肉瘤干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8140222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宇晟
学科分类:H181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βig-h3调控细胞运动促进骨肉瘤转移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0233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郭云山
学科分类:H1809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膜蛋白FCGR2B调控骨肉瘤肺转移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7218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唐清连
学科分类:H18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反义hTR 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及协同化疗抗肺转移的研究

批准号:39870818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朱悦
学科分类:H1814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