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水体中古菌的分布及生物地球化学功能

基本信息
批准号:91028005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资助金额:350.00
负责人:张传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鹏,贺娟,王慧,魏玉利,何柳,刘杰,刘晓曦,董良
关键词:
古菌分子微生物脂类南海放射碳同位素
结项摘要

尽管目前研究表明古菌广泛分布于全球各种环境中,对全球碳、氮物质循环有重要影响,但对于古菌在海洋特别是深海中的分布、生态及生物地球化学功能方面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本项课题拟在不同季节对南海北部珠江口到深海盆,不同深度水体展开现代调查基础上,整合分子生物学及脂类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南海古菌在水体,尤其是深部水体中的丰度,分布以及生物化学功能的时空变化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建立南海水体中古菌脂类分子和其生物量的相互关系,了解水体中古菌脂类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及保存情况,辨别水柱沉降脂类分子与沉积物中活体古菌的差异,同时结合古菌脂类的碳同位素技术,探讨古菌在海水不同深度碳的代谢途径,全面理解古菌微生物在南海深海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地质历史上南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演变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对比海水表层,深层及表层沉积物中TEX86-海水温度与实测温度间差异。

项目摘要

古菌广泛分布于全球各种环境的陆地和水体中,对全球碳、氮的物质循环有重要影响,但对古菌在海洋中的分布、生态功能以及基因组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方面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地球化学方法对珠江至南海北部,不同深度水体中古菌的丰度、分布以及生态学/生物化学功能展开研究。分子生物学以及脂类有机地球化学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盐度可能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而盐度梯度上菌群结构的变化是导致TEX86变化的关键因素。MGII在表层海水的广泛分布,且被认为参与了有机质的降解过程可能对惰性有机碳有重要贡献,本课题通过单细胞技术获得一个MGIIb的基因组序列,并且从宏基因组中基于其四频率特征分离到这些MGII宏基因组信息,这是目前在南海获得的该类群的第一个基因组,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该古菌类群在海洋碳循环及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珠江至南海北部水体中古菌碳固定的主要途径和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批准号:4130612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谢伟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渤黄海沉积物中古菌的生物地理学分布模式、维持机制及其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批准号:4150615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吉文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浮游古菌和细菌在南海中层和深层水体中的丰度分布及代谢活性研究

批准号:40806052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张瑶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南海痕量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批准号:40776042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吴景锋
学科分类:D0602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