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瘫痪恢复的柔性可植入人工神经系统跨尺度制造关键问题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035005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180.00
负责人:刘景全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春生,李以贵,金彩虹,李克勇,凌行,罗兰,刘睿,管伟昌,蒋为桥
关键词:
人工神经跨尺度可植入制造柔性
结项摘要

针对治疗肢体瘫痪疾病,提出采用柔性可植入人工神经系统替代受损的神经功能。用控制单元代替神经元,柔性导线代替轴突,微电极阵列代替神经/肌接口,替代神经并控制瘫痪肌肉恢复其运动功能。其宏观尺寸为厘米、内部器件与界面为微尺度和纳尺度,是宏/微/纳跨尺度的集中体现。柔性可植入人工神经系统是由生物相容材料经微纳制造技术制造出来的,本项目根据其功能开展相关的关键制造问题研究。主要包括:(1)基于纳米掺杂和等离子体辅助沉积的柔性衬底制备;(2)三维生物微电极制备及表面纳米改性;(3)体内深部超声供能器件制备;(4)新型小尺度封装、连接与固定;(5)可植入器件失效分析及模型建立(6)可植入器件与组织的相互作用。通过相关的理论分析、试验优化等的探讨和改进,解决柔性可植入人工神经系统中跨尺度制造关键问题。为研制面向瘫痪恢复的柔性可植入人工神经系统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项目摘要

针对治疗肢体瘫痪疾病,提出采用柔性可植入人工神经系统替代受损的神经功能。用控制单元代替神经元,柔性导线代替轴突,微电极阵列代替神经/肌接口,替代神经并控制瘫痪肌肉恢复其运动功能。其宏观尺寸为厘米、内部器件与界面为微尺度和纳尺度,是宏/微/纳跨尺度的集中体现。柔性可植入人工神经系统是由生物相容材料经微纳制造技术制造出来的,本项目根据其功能开展相关的关键制造问题研究。主要包括:(1)基于纳米掺杂和等离子体辅助沉积的柔性衬底研制;(2)三维生物微电极研制及表面纳米改性;(3)体内深部超声供能器件研制;(4)新型小尺度封装、连接与固定;(5)可植入器件失效分析及模型建立;(6)可植入器件与组织的相互作用。通过相关的理论分析、试验优化等的探讨和改进,解决柔性可植入人工神经系统中跨尺度制造关键问题。为研制面向瘫痪恢复的柔性可植入人工神经系统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验基础。在项目执行期内发表SCI论文31篇,英文专著1部,申请专利30项,授权专利25项,培养研究士生10名,省部级奖1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2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3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4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5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柔性电子跨尺度喷印制造中动力学行为与多场调控

批准号:5103500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尹周平
学科分类:E0512
资助金额:25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面向多模式跨尺度涌现的复杂生态系统可预测建模方法研究

批准号:6137409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屈洪春
学科分类:F0305
资助金额:8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面向制造系统的高可靠性柔性可重构自组织E-诊断关键技术研究

批准号:50575087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胡友民
学科分类:E0510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面向敏捷制造的可视化柔性决策方法研究

批准号:79870035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武振业
学科分类:G0103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