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分别利用Ca-32P、Fe-32P和Al-32P同位素标记土壤中相应的磷酸盐,通过3室根箱生物试验。系统研究酸性土壤水分和磷水平变化时,不同形态磷的转化规律以及不同难溶态磷对水稻磷营养的贡献,比较不同磷效率品种之间的差异;并结合根-土界面土壤吸附-解吸磷的量、氧化还原电位(Eh)、pH值、无定型氧化铁和结晶态氧化铁、有机酸、磷酸酶等的差异分析其机制。从而探讨水分、磷素的协同效应及其与土壤磷转化以及不同磷效率水稻磷营养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磷高效水稻耐低磷胁迫的机理奠定基础,同时为探索我国南方水稻节水灌溉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稻灌区节水灌溉技术的不同尺度影响
红壤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磷变化及其与土壤磷有效性的关系
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中磷有效性和磷释放的影响研究
水稻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原理及其水肥运移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