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典型草原恢复演替中昆虫群落组成、营养结构及多样性动态变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60111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9.00
负责人:李俊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内蒙古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贵生,包铁军,马晓宇,蔡国瑛
关键词:
恢复演替内蒙古典型草原昆虫群落结构
结项摘要

Xinlin gol stepp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ne of typical steppe in China, Was once an important pasture area with higher productivity. For a long time, due to excessive exploit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 large area of grassland has degenerated.This project choice Baiyinxile ranch in Xinlin gol typical steppe as study area, investigate insect communities (including spiders) in different restoration succession stages of degenerated steppe, analyze dynamic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diversity of insect communit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restoration process, and research the insect communities of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grassland dealt with different restoration measures, including pollinating insects(pollinators) and soil animals (decomposers), make clear the effect of restoration measures on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diversity of pollinators and decomposers,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ect community of degenerated steppe with different degree restoration and different restoration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entomological basis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grassland ecosystem,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the recovery effect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草原,曾经是生产力较高的重要牧业区。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草原大面积退化。本项目以锡林郭勒草原白音锡勒牧场为研究区域,对退化草原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昆虫群落(包括蜘蛛)进行调查,分析恢复过程中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不同恢复措施草地中起重要生态功能的昆虫群落,包括与牧草繁衍关系密切的传粉昆虫(传粉者)和与牧草营养关系密切的土壤动物(分解者)开展调查,明确不同恢复措施对传粉者和分解者的群落组成、分布、多样性的影响,揭示不同恢复程度及不同改良措施退化草原恢复过程中昆虫群落的特征,以期为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昆虫学依据,并为当地生态恢复效果的科学评价提供参考。

项目摘要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草原。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草原大面积退化。本项目以内蒙古锡林郭勒退化典型草原围封样地——1983年围封禁牧区域(A样地)、1996年围封禁牧区域(B样地)和未围封的自由放牧区(C样地)为研究区域,对退化草原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昆虫群落(包括蜘蛛)进行调查,包括与牧草繁衍关系密切的传粉昆虫(传粉者)和与牧草营养关系密切的土壤动物(分解者)开展调查,分析恢复过程中昆虫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昆虫学依据,并为当地生态恢复效果的科学评价提供参考。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共采集到昆虫25020头130种,隶属于8目70科。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为优势目,A样地的优势科为飞虱科、蚜科,B样地的优势科为飞虱科、蝉科,C样地的优势科为飞虱科、叶蝉科和蚜科。2)在3个样地共采集到访花昆虫成虫标本2131头,隶属7目71科,共183种;其中,A样地有7目60科154种1133头,B样地有6目59科158种847头,C样地有3目13科21种151头;A样地访花昆虫的数量最多,B样地访花昆虫的种类最多,C样地访花昆虫的种类与数量均最少。3)B样地7月份的访花昆虫Shannon多样性指数(3.12)、Pielou均匀度指数(0.86)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7.16)均最高;C样地6月份的访花昆虫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0.15)最高。访花昆虫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随月份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与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相反。4)试验共采集大型土壤动物2378只,隶属于2门5纲8目34科,共47类。不同样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5)围封后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多样性得到显著恢复,但恢复效果与围封年限不呈线性关系,个体数、物种丰度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密度类群指数均为1996年围封样地大于1983年围封样地。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李俊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00097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内蒙古典型草原鼠类群落结构动态及鼠害控制对策研究

批准号:38770351
批准年份:1987
负责人:周庆强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1.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内蒙古典型草原受损生态系统恢复演替机理研究

批准号:30330120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王炜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12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退化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群落种-多度格局动态的研究

批准号:39760025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王炜
学科分类:C0307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草原沙化与恢复中植物与昆虫多样性变化及相互关系研究

批准号:39560018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贺达汉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