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毒物质对连作沙芥属蔬菜致害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6057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张凤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郝丽珍,黄修梅,孙晓华,郑清岭,张晓艳,赵映雪
关键词:
非生物逆境化感作用其它蔬菜连作障碍
结项摘要

Pugionium Gaertn, unique genus in Mongolia plateau in central Asia, including two species P.Cornutm(L)Gaertn and P.dolabratum Maxim, and the P.Cornutm(L)Gaertn is chinese species. The annual and biennial plant in Pugionium Gaertn cannot coexist in the same natural habitats because of the autotoxicity, it is very dificulty for the plant growing continuously at the same land, which would greatly affect it’s distribution in nature, it is one of the endangered reasons for the plant. The extraction,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utotoxicity in different organs and rhizosphere soil ofP.Cornutm(L)Gaertn and P.dolabratum Maxim Pugionium will be developped. 2-3 main kinds of autotoxins process seedlings of P.Cornutm(L)Gaertn and P.dolabratumMaxim, the effects of growth conditions, enzyme activity, membrane permeability, endogenous hormones and photosynthesis and soil environment will be determinate,and disscuss the autotoxicity mechanism of Pugionium Gaertn, which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utotoxicity remission, resource conservation,introduction and acclimatization and cultivating

沙芥属(Pugionium Gaertn.)是亚洲中部蒙古高原沙地的特有属,包含沙芥和斧形沙芥2个种,其中沙芥为中国特有种。经过课题组多年多点观测发现沙芥属植物由于自毒作用导致其在自然生境下一、二年生植株不能共存,同一地块上不能连续多年生长,从而影响其资源的分布范围,是本属植物濒危的原因之一。本课题拟提取、分离并鉴定沙芥属蔬菜不同器官和根际土的自毒物质,并选取2-3种主效自毒物质处理沙芥属植物幼苗,从其对沙芥属植物的生长状况、酶活性、膜透性、内源激素和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基础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明确其自毒机理,为沙芥属植物的自毒缓解、资源保护、引种驯化和新品种培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沙芥属是蒙古高原沙地特有属,沙芥为中国特有种,斧形沙芥是珍稀濒危物种。由于自毒作用导致其在自然生境种群分布的不稳定性给物种的就地保护带来困难,由于自毒带来的连作障碍也给资源引种驯化栽培和异地保存带来极大的障碍。本课题以沙芥和斧形沙芥为实验材料,提取、分离并鉴定沙芥和斧形沙芥不同器官和根际土的自毒物质,并以主效自毒物质邻苯二甲酸和肉桂酸处理其幼苗,探讨其对生长状况、酶活性、膜透性、内源激素和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基础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明确其自毒机理。结果表明:沙芥的叶片、果皮、枝条以及斧形沙芥果皮和种皮浸提液对其种子的萌发都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自毒物质的存在,是其自然生境种群不稳定以及人工栽培中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从沙芥提取液各分离相中鉴定出的主要化合物为酚酸类、有机酸类、醇醚类、芳香烃类物质,其中邻苯二甲酸和15-冠醚-5为各分离相共有的物质。斧形沙芥中存在的主要化合物为酯类、苯类、有机酸类、酚类、酸类、醚类和醇类等。利用外源有机化合物进行验证,确定了肉桂酸、2,3,5,6-四甲基苯酚、邻苯二甲酸3种物质具有化感自毒作用。外源邻苯二甲酸和肉桂酸对沙芥和斧翅沙芥影响主要表现在,幼苗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损伤、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由于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光合速率降低,通过抑制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PSII潜在活性,影响了光合系统的运转,进一步影响其碳同化运转和有机物积累;显著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土壤酶的活性。邻苯二甲酸和肉桂酸通过对沙芥和斧形沙芥抗氧化系统、光合作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从而抑制沙芥属植物的生长,而且斧形沙芥对自毒物质更敏感是其濒危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明确了自毒作用是导致其自然生境种群分布的不稳定性以及引种驯化栽培中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本属植物的资源就地保护和异地保存问题的解决,以及引种驯化栽培中连作障碍的解决指明了方向。主效自毒物质以及自毒机理的研究为沙芥属植物自毒缓解提供了靶向物和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33.004
发表时间:2018
2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张凤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17197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0154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671422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蒙古高原沙地特有属沙芥属蔬菜濒危机理及保护生物学研究

批准号:30460080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郝丽珍
学科分类:C15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沙芥属蔬菜光合特性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

批准号:30560088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王萍
学科分类:C1506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蒙古高原特有属- - 沙芥属蔬菜种子脱水耐性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116039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郝丽珍
学科分类:C1505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沙生蔬菜—沙芥种子发芽生理及发育调控

批准号:30260067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郝丽珍
学科分类:C150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