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真菌猪苓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0101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邢晓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邢咏梅,尹婉嫱,李向东,王芳菲,张福生
关键词:
遗传背景猪苓分子系统地理学菌株分离生物学特性
结项摘要

猪苓是名贵的药用真菌,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有野生猪苓分布,但野生资源已日渐稀缺。目前,国内尚未开展野生猪苓的系统研究。本课题拟对我国14省35-40个地区的野生猪苓菌株、基因组DNA、RNA进行分离保藏,实现猪苓种质资源的系统保藏,为猪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材料;比较分析不同产地猪苓的生物学特性及有效成分,明确猪苓的生物学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与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借助多方位的DNA数据,包括18S-ITS1序列、IGS序列以及微卫星等对猪苓进行遗传背景分析,建立我国猪苓的分子遗传图谱,分析不同地域猪苓种内的系统发生关系,结合猪苓现有的地理分布特征,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猪苓种内的系统地理格局的形成机制,明确猪苓种群在系统发育上是否具有连续性,分布于不同地域的猪苓种群是否存在基因流的中断,从分子系统发育水平研究我国猪苓现有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潜在的演化规律,为保护和利用野生猪苓资源提供理论指导。

项目摘要

猪苓是名贵的药用真菌,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有野生猪苓分布,但野生资源已日渐稀缺,国内尚未开展野生猪苓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本项目共采集到我国14个省的44份猪苓样本,共从这些猪苓样品中成功分离得到15个猪苓菌株;对不同来源的猪苓菌核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发现地域差异对猪苓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存在着较大的影响,陕西的猪苓菌核内甾酮类化合物含量普遍较高,贵州、四川等地样品中含量较低,而东北产区猪苓菌核内却未能检测到该类化合物;采用ITS序列和大亚基序列对所有猪苓样本进行了遗传背景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猪苓可划分为四个大的类群,陕西、甘肃、河南可能作为现代猪苓的起源中心,该三省的猪苓具有重要的遗传多样性资源而应加以保护;另外,我们还发现猪苓菌核内还同时存在着其它真菌,这些真菌类群随着猪苓地理分布差异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DOI:10.7524/AJE.1673-5897.20150518001
发表时间:2015
2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4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DOI:10.1360/N972018-00955
发表时间:2019
5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邢晓科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药用真菌猪苓菌核共生蜜环菌类群的研究

批准号:3157218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邢晓科
学科分类:C1510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药用真菌猪苓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3083011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郭顺星
学科分类:H3201
资助金额:15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药用真菌猪苓菌丝形成菌核差异基因及功能的研究

批准号:3120166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邢咏梅
学科分类:C15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药用真菌灵芝的光质效应及机理

批准号:8117366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兰进
学科分类:H3219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