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针对国际学术界关于植物补偿反应及其生态和生产意义等热点问题的争论,在中科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通过野外调查、控制家畜放牧与土壤营养和水分添加以及移栽实验,研究8种典型植物补偿生长、放牧适应性特性和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检验放牧优化和中度扰动等假说在高寒草甸环境中是否成立、条件及其适用性,比较放牧对同种和异种植物补偿反应的影响、不同物种不同再生时间补偿生长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揭示不同植物的耐牧性机制。试图通过补偿反应的研究将放牧优化假说和中度扰动假说这两个分别表征植物个体和群落放牧反应的理论结合起来,揭示并量化放牧扰动、植物耐牧性、资源条件和群落物种多样性间的关系,对假说进行一体化验证和综合评价,对各假说的条件和原理予以证实、补充,回答目前争论的问题,提出能够维持该放牧系统生产和生态过程相平衡的放牧管理措施,为科学制定草地长期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决策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草地放牧系统植物种群遗传学:中度干扰假说的验证、补充与实践
施肥和放牧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与菌根真菌互作机制研究
草原放牧系统家畜采食过程与植物补偿性生长机理
高寒草甸土壤跳虫群落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