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别造山带超高压榴辉岩及其中的石英脉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连续流质谱技术和激光氧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榴辉岩中名义上无水矿物和可能包含的含水矿物进行水含量和氢氧同位素分析,配合锆石U-Pb定年和岩相学观察,确定超高压岩石中变质流体的来源和演化,为认识大陆深俯冲和折返过程中流体活动的性质和规模提供基本地球化学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确定榴辉岩中水含量和稳定同位素的不均一性是否与其原岩俯冲之前经历的古大气降水热液蚀变程度有关,即高水含量是否意味着超高压榴辉岩原岩经历过更为强烈的水-岩交换反应;(2) 确定榴辉岩中不同类型石英脉的流体来源及其活动尺度,验证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羟基降压出溶提供流体的可能性及其数量;(3) 应用连续流质谱技术标定榴辉岩中金红石的羟基红外吸收系数,为准确测定金红石的水含量提供基本校准参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大别山榴辉岩带变质过程中片麻岩锆石生长的研究
大别山西段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变质相平衡关系研究
大别山榴辉岩中复杂矿物组合脉的流体/熔体性质和元素迁移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及低温榴辉岩冷却史和地球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