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建立实验场地(南京、武汉两地),通过连续同时对向观测竖直角或激光光斑位移变化,并记录必要的气象元素,以探求近地大气层湍流运动的规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气象条件大气竖直折光与温度梯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当的温度梯度模型和平等模型。结合实验场以及新安江、天荒坪等水电站高程监测网、南京长江二桥过江高程和向二桥高塔柱传递高程方面验算,结果表明,研究成果可使EDM三解高程的精度有较大的提高。在此期间,课题组成员赴英国参加FIG第21届国际学术会议,报告了研究成果,与各国同行交流学习,另参加三次全国性测绘学术会议,提交论文也引起同行重视,目前已发表论文5篇,另通知录用3篇,其余仍一在整理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长三角知识合作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合著科研论文为例
基于弱对偶的平面三角形格网离散线转化生成算法
使用Kinect传感器的油菜叶片面积测量方法
基于局部轮廓形状特征的复杂管路结构识别方法
露天矿边坡监测大气竖直折光系数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氢分子近红外振转光谱的精密测量
CO2分子近红外振转跃迁频率的精密测量
次声波在近地大气中“中尺度”范围传播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