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间限域反应可控制备超短碳纳米管及其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27202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杨文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金鑫,楚进锋,孙洁,王娟,邱天,陈全彬,冯玉龙,茹亚超,王仙宁
关键词:
储能材料碳量子点超短碳纳米管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层间限域反应
结项摘要

The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C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structure.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CNTs with a specific number of layers, diameter, length and chirality offers the ability to tailor properties for new applications, and is of high fundamental scientific as well as practical value. Based on our initial preliminary findings, we will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fabrication of length-, layer-, diameter- and chirality-controlled supershort CNTs (ss-CNTs)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confined space available in the two-dimensional galleries of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 In addition, we will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ss-CNTs with lengths down to the molecular scale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We will als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This project will not only lead to a simple, effective and controllable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ss-CNTs, but also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rules governing reactions in confined interlayer spaces.

碳纳米管的性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实现碳纳米管长度、层数、直径和手性的可控制备是调控碳纳米管性能、实现其更广泛应用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已取得的初步研究结果基础上,本项目拟利用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LDHs)构建层间限域空间,基于层间限域催化碳化反应制备超短碳纳米管,研究层间限域生长碳纳米管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而实现具有特定长度、层数、直径及手性特征的超短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研究探讨长度降至分子尺度(~1 nm)的超短碳纳米管的独特性质及其在电化学储能、荧光分析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揭示超短碳纳米管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规律。本项目的立项和实施,一方面有望建立一条简单、有效、可控制备超短碳纳米管的新方法,另一方面,也将使我们对限域环境下的化学反应特点及材料生长规律获得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为在限域环境下制备纳米功能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碳纳米材料以其独特而优良的性能在新能源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可控制备此类新型碳纳米材料是进一步提升其应用性能、促进其实际应用的重要途径。基于限域反应可控制备纳米材料是国际纳米科技的前沿领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基于限域反应制备新型碳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尚鲜有报道。.本项目利用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LDHs)构建层间限域空间并基于层间限域催化碳化反应制备超短碳纳米管,系统研究了层间限域生长碳纳米管的机理,分析并掌握了影响碳纳米管长度、直径、层数等结构参数的关键因素及规律,获得了长度~1 nm的超短碳纳米管,开发了可控制备超短碳纳米管的新方法;将超短碳纳米管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高达1263 mAh/g的比容量及优异的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结合高分辨透射电镜,对超短碳纳米管脱嵌锂机制有了更明确认识;荧光测试表明,超短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双波长荧光特性,初步分析与超短碳纳米管在径向及轴向两个维度的量子效应有关,为超短碳纳米管在荧光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将层间限域反应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石墨烯(碳纳米片)基材料的可控制备,通过调变LDHs层板元素组成、层间客体类型及焙烧硫化工艺,获得了硫氮共掺杂碳纳米片、钴氮共掺杂空心碳球,单分散硫化钴/氮掺杂空心碳球,硫化钴/氮掺杂碳纳米花等系列新型纳米材料。其中,硫氮共掺杂碳纳米片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高达2240 mAh/g的比容量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500周容量保持率96.6%);钴氮共掺杂空心碳球则表现出很高的氧还原催化活性。.本项目建立了基于层间限域反应制备新型碳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新方法,通过申请中国及国际专利初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本项目也使我们对层间限域环境下的化学反应特点及材料生长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丰富和完善了基于限域反应制备纳米材料理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DOI:
发表时间:
5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杨文胜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U140711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2177308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171022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77305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72064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7209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172019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971011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57203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301002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0871060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空间限域内可控制备氮掺杂钼基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批准号:2167109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占旭
学科分类:B0502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磁性诱导限域自组装的高性能SERS基底可控制备方法研究

批准号:5160548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朝光
学科分类:E051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蒙脱石层间域的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限域合成及机理

批准号:4150203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舒杼
学科分类:D02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碳纳米管限域锡基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批准号:5166202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吁霁
学科分类:E020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