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F/DREB1类基因在植物对低温的适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梅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冬季开花的落叶乔木。本项目针对当前植物CBF/DREB1类基因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梅花的抗寒等问题,全面克隆梅花的CBF/DREB1类同源基因,并通过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及转基因研究,阐明其在低温胁迫过程中的基本功能;同时将克隆得到的CBF/DREB1类同源基因构建成基因超量表达载体,导入梅花,以调控其下游冷应答基因的表达,从而获得抗寒能力提高的梅花转基因株系。项目的实施将从理论上对梅花抗寒的分子机理进行系统的探讨,为木本植物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增添新的证据,同时通过对低温信号传导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可望获得抗寒能力提高的转化植株,丰富在"三北"地区露地栽培的梅花种质资源。
以‘雪梅’gDNA和低温驯化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克隆了7个CBFs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PmCBFa、b、c、d、e、f、g,对应的cDNA和gDNA序列比较表明这7个基因均无内含子,且编码氨基酸具有AP2结构域及两翼信号序列。利用半定量和实时定量RT-PCR以及低温和ABA处理下的表达谱数据,分析了PmCBFs同源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PmCBFs同源基因受低温、干旱胁迫和机械扰动的诱导而表达,但低温胁迫下的表达丰度高于其他胁迫;低温胁迫下,PmCBFa表达量高于其他6个同源基因,1h时开始诱导表达,8h或12h表达量达到第一次高峰,48h时达到第二次高峰,而PmCBFb、c 4h时开始诱导表达,48h时表达量达到高峰。转化烟草植株的低温胁迫分析显示:PmCBFa、b、c同源基因能增强转基因植株清除ROS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抗寒性。分别建立了‘雪梅’成熟胚子叶、胚轴和未成熟胚不定芽、体胚再生体系,优化了以成熟胚子叶、胚轴和未成熟胚为受体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转PmCBFa、b、c同源基因的梅花植株,低温胁迫分析初步表明其抗寒性增强。克隆了分属不同品种群6个梅花品种的PmCBFa、b、c同源基因,比较了其在编码氨基酸上的保守性,分析了其在ABA、低温、渗透胁迫下的表达水平变化;转不同梅花品种PmCBFa、b、c同源基因的部分拟南芥植株,表现出矮化、叶色变绿、叶片变小且呈莲座状以及种子生活力下降等形态特征变化,同时转化植株T2代幼苗的耐冻害能力增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特异响应冷胁迫的DREB1/CBF基因亚家族在陆生植物中的演化
梅花开花时间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解析
悬铃木A-E类MADS-box基因的功能解析与应用研究
梅花两个AGL6类MADS-box基因功能分析及歧化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