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变化的季风型温性特征决定了冰川迹地和迹地上植物群落演替的复杂性和快周期节律。此次研究对横断山植物生态系统尤其是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形成机制以及对青藏高原的隆升和环境变化的响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辟出了新的途径。通过三年野外调查,对若干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尤其利用贡嘎山站多年高山梯度观测资料,基本上搞清了冰川演变的历史和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冰川迹地分布规律和特征。发现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不仅始自冰川退缩迹地,而且可以发生在现代冰川表面。退缩迹地植物群落演替之不同树种分别有4年、6年、8年、10年、20年、64年的侵入或高生产量时段特征。峨眉冷杉和麦吊杉等暗针叶林建群种完全覆盖冰川退缩迹地的时间为104年左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江西红壤稻田养分再循环的研究
循环曝气地下滴灌调控温室番茄养分利用机制研究
酸沉降对中国东部亚热带典型树种叶片养分利用的影响
亚热带退化红壤丘陵区典型先锋树种碳吸存与水分利用耦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