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是我国生态退耕的重点地区。因退耕规模大,涉及1000多万人口,势必会对区域环境、食物保障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为避免退耕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实现区域生态和食物系统的长期安全,需要对黄土丘陵区食物的生产、消费和供求关系,不同退耕和生态建设模式对区域食物系统的可能影响,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以制定适应性对策。为此,该研究拟建立一个以消费、生产和供给为基础的区域食物系统的研究框架,利用GIS、投入-产出模型和MGLP技术,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通过系统集成构建基于多目标、面向食物系统的综合分析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考虑区域发展目标和食物供求关系的未来情景,通过安塞案例定量评价区域食物系统对生态退耕、土地利用变化、人口和农业技术变化等的敏感性,权衡不同的政策措施在促进食物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提出保障食物安全的指标与生态建设方案。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黄土丘陵区退耕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过程及其模式研究
基于Metabarconding的陕北黄土高原退耕恢复草地蝗虫种间食物生态位分化研究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对切沟发育和侵蚀过程的影响机制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生物结皮发育特征及其对土壤物质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