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强烈人类活动的影响,寻找和确定无侵蚀无沉积的参考点非常困难。无法确定的参考点、很小的采样面积、有限的样本数目和很长的室内测定,是传统环境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在土壤水蚀研究中应用的最大困难,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目拟开展ISOCS(In-situ Object Counting System)原位监测水蚀土壤中核素对侵蚀产沙变化响应的研究,与传统示踪方法及土壤标准样进行比对,确定ISOCS监测水蚀土壤中核素的有效深度及有效面积,提出ISOCS原位测定土壤核素的最佳测定时间和探测器距地面的最佳高度及角度的技术程序和计算方法;分析ISOCS原位测定核素含量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侵蚀产沙响应的敏感性,辨析影响ISOCS原位测定侵蚀土壤中核素不确定度的主控因子。ISOCS监测技术的探索对评价土壤侵蚀速率与重大生态环境工程的治理效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Engineering Leaf-Like UiO-66-SO_3H Membranes for Selective Transport of Cations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基于扩散过程的137Cs、210Pbex示踪土壤侵蚀速率模型改进
黄土丘陵区侵蚀泥沙的137Cs和210Pbex 双同位素法研究
应用铯-137法测定土壤侵蚀的适用性
用137Cs研究南方丘陵区土壤侵蚀和泥沙沉积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