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对酶活性的检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090507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李晓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史文,贾佳,陈素明,陆金鑫,孙成栋,冯端,张阳阳
关键词:
酶活性检测生化分析近红外荧光探针
结项摘要

荧光分析技术,特别是近红外荧光检测在生物活体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可利用的性能优良的近红外荧光探针还不能完全满足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需求,有些试剂在酶活性检测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本项目从光物理过程扰动原理及酶活性检测的需求出发,拟设计合成荧光分析波长长、水溶性好、反应条件温和等性能优良的近红外荧光探针。针对酪氨酸酶、或基质金属蛋白酶等,拟以三碳菁等骨架作为近红外荧光体,以酪胺等作为酶的识别反应单元,通过分子设计,将荧光体与酶的识别单元相连,构筑各种具有近红外荧光发射特征的新型光学探针;研究它们的光学性能以及对酶活性的荧光响应,试图发展出新的检测酶活性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分析方法,以推动对其生物功能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项目摘要

本项目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以三碳菁、resorufin、荧光素等为荧光母体,分别制备了酪氨酸酶、基质金属蛋白酶酶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荧光探针。首先,我们将三碳菁荧光体与酶的识别单元酪胺相连,构筑了首个可用于酪氨酸酶活性分析的近红外荧光发探针;它具有水溶性好、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该探针在pH值为6.3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能与酪氨酸酶发生快速的反应,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紫色且荧光强度降低,可用于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快速筛选。其次,我们基于氧化石墨烯的荧光淬灭性质,并且借助酶对其底物肽的特异性切割作用,我们将荧光染料FITC标记的肽段与氧化石墨烯组装,分别制备了可用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的氧化石墨烯-肽复合物荧光探针。最后,我们还以BODIPY为荧光母体,引入具有吸电子效应的2,4-二硝基苯磺酰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可用于巯基物质检测的off-on型长波长荧光探针。该探针对巯基物质具有特异性的荧光响应,并且已成功用于人血清中非蛋白结合态的半胱氨酸含量的测定。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5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免疫分析与核酸检测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设计和方法研究

批准号:29775021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许金钩
学科分类:B0403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高活性双重靶向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对酶类标志物检测性能研究

批准号:1180414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胡清华
学科分类:A22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水溶性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用于肿瘤检测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20872026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赵伟利
学科分类:B0105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稀土长寿命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胞内生物活性分子检测、成像中的应用

批准号:2140505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涛
学科分类:B04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