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由西双板纳分离到的弗兰克氏菌结合国际上发表的典型菌进行分类鉴定,首先通过细胞化学(细胞膜甲基萘醌分析,脂肪酸测定),全细胞裂解物质谱图分析(pyro-MS),DNA的随机引物PCR扩增产物图谱分析。将弗兰克氏菌株分为3个群。参照上述化学分类与分子分类的结果,利用PCR扩增6株弗兰克氏菌16S-23S rDNA基因间隔区(ITS区)。结果发现:不同的菌株ITS区大小有明显的差异,测定了Arl4菌株ITS区的序列,并与弗兰克氏菌ORS020606的ITS区序列进行比较。发现250个核苷酸中有28个差异,8组插入缺失,计算其序列相似性为86.8%。肯定了rRNAITS区的序列分析对弗兰克氏菌定种的辅助作用。这项研究为弗兰克氏菌分类学科的发展及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杨梅根瘤及其弗兰克氏菌与重金属铅相互作用研究
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弗兰克氏菌的多样性及其数量分布研究
中国木材腐朽菌波氏孔菌等6属的系统分类研究
中国酸性土壤假诺卡氏菌科资源与系统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