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首先将从会计准则制定与会计监管错位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问题的实质,提出要从会计确认环节来解决非经常性损益目前混乱格局的思路。之后通过损益信息的作用机制分析损益持续性对信息发挥功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剩余收益模型和信息动态模型,并加入了盈余管理因素,推导出非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属性,然后从非经常性损益的重要性、真实性和现行非经常性损益披露框架下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有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基于持续性和业务性质两种分层模式的信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我国会计要素体系和会计报表分层模式进行重构的思路和具体方式。该研究将厘清会计准则制定与会计监管在非经常性损益问题上的错位关系,为非经常性损益的规范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并以非经常性损益为研究契机对我国会计要素体系和会计报表分层模式进行全面反思,推进我国损益确认和报告体系的变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气溶胶辐射效应对城市边界层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耕地细碎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格局及空间相关性探析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中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研究
会计规范全球协调与趋同中的根本性问题研究
会计盈余与GDP: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宏观视角研究
中加会计准则及会计环境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