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Cd高自旋反磁转动带g-因子测量

基本信息
批准号:1097518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袁大庆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升云,许国基,吴永乐,熊文俊,范平,郭晓清,姚顺和
关键词:
g因子瞬态场离子注入扰动角分布108Cd反磁转动
结项摘要

反磁转动是核高自旋态研究的热点。由于集体转动存在,测量B(E2)随自旋变化较难确定反磁转动带。因为反磁转动带内随自旋增加价质子逐步顺排,所以g-因子是原子核高自旋态反磁转动研究最直接和灵敏的探针。本项目采用瞬态场-离子注入扰动角分布方法测量A=100区108Cd核高自旋态反磁转动带g-因子。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的g-因子比较,检验质子和中子的耦合,揭示反磁转动"双剪刀"物理机制和规律,提供反磁转动直接实验依据并做出结论性判断,验证理论模型。因为ps量级寿命高自旋态g-因子测量难度大,目前还没有高自旋态反磁转动带的g-因子测量的文献报道,本项目可以获得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项目摘要

近年来在A~100区发现了许多具有反磁转动特征的转动带的核,反磁转动成为核结构物理研究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利用76Ge(37Cl,1p4n)108Cd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布居了108Cd的yrast带,采用瞬态场-离子注入扰动角分布(TMF-IMPAD)方法进行它们的g-因子测量。实验测量得到2+态与4+态g-因子分别为0.33和0.18,与基于推转壳模型的潮汐波模型计算的结果符合。从10+到14+各态的g-因子的实验与计算结果表明10+到14+态角动量的增加是源于g7/2中子顺排。测量得到108Cd反磁转动带带头16+态的g-因子为-0.089,采用质子和中子张开的双剪刀模型计算了其g-因子,与实验值较好符合,揭示了反磁转动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3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8-0805.2022.07.18
发表时间:2022
4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2.02.023
发表时间:2022

袁大庆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0375093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12600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A=80区高自旋态磁转动带g-因子测量

批准号:10375093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袁大庆
学科分类:A2701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A≈80区核高自旋态磁转动研究

批准号:19975069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温书贤
学科分类:A2701
资助金额:16.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原子核高自旋态寿命和g-因子测量装置的研制

批准号:1092750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吴晓光
学科分类:A2701
资助金额:12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A~90区过渡核高自旋态g-因子测量和核结构研究

批准号:19775070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朱升云
学科分类:A2701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