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漆酶白腐真菌为阴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构建及阴极电子传递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0706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武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程园园,刘贤伟,谢文明,徐芳,张放,王永鹏,臧国龙,沈楠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阴极白腐真菌漆酶
结项摘要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是一种以微生物为载体的新概念能源再生技术,已成为环境、能源与生物领域的研究热点。MFC的产电性能与阴极的催化效率有着密切联系。目前较低的阴极催化效率已成为制约MFC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严重限制了MFC的产电性能的提高。本课题针对MFC生物阴极催化还原效率过低影响产电性能这一现状,基于漆酶可以作为催化剂还原氧气的这一特点,提出利用可以分泌漆酶的白腐真菌作为MFC阴极的研究思路,以提高氧气的还原效率;拟通过电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方法揭示生物阴极还原的内在机制,对确定生物阴极催化效率与产电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推动其实际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以产漆酶白腐真菌作为生物阴极的新型MFC模型的构建;(2) 筛选电子介体、介体修饰电极;(3) 阴极催化效率与产电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及机理解析。

项目摘要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的产电性能与阴极的催化效率有着密切联系。目前较低的阴极催化效率已成为制约MFC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严重限制了MFC的产电性能的提高。我们针对MFC生物阴极催化还原效率过低影响产电性能这一现状,开发了以白腐真菌为阴极催化剂的新型生物阴极MFC。提高了氧气的还原效率;并从电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方法揭示生物阴极还原的内在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武超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20504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7012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87428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白腐真菌中漆酶参与子实体分化发育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3080000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杨洋
学科分类:C01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水体土著细菌表达白腐菌漆酶基因工程菌株构建及表达机理研究

批准号:30671702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赵敏
学科分类:C1610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调控阴极生物膜促进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50908129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梁鹏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纯菌与氢化酶的产氢生物阴极电化学系统的构建与电子传递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2137302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梁大为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