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Th17细胞在微小隐孢子虫抗感染和清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180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赵光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于三科,林青,田婷婷,姚运亮,赵燕清
关键词:
Th17细胞亚群作用机制IL17微小隐孢子虫小鼠
结项摘要

隐孢子虫病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但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和疫苗。从阐明宿主免疫防御机制,尤其是CD4+ T细胞关键细胞亚群在隐孢子虫抗感染和清除中的作用研究入手,可能是防治该病的新途径。鉴于宿主Th1和Th2细胞亚群并非抗感染和清除隐孢子虫的关键细胞亚群,本研究拟以微小隐孢子虫(C. parvum)为研究对象,以BALB/c、C57BL/6及IL-17基因敲除鼠为模型,首先探讨C. parvum感染后小鼠外周血、脾脏和肠相关淋巴组织中Th17细胞亚群的分化、效应及其机制,然后研究Th17细胞主效应细胞因子IL-17抗体处理小鼠或IL-17基因敲除鼠对C. parvum的易感性及致病性、肠黏膜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和宿主在受感染后的Th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的变化,阐明Th17细胞亚群在C. parvum感染及清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人和动物隐孢子虫病的免疫防控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人兽共患隐孢子虫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鉴于其感染与宿主免疫状态有关,弄清宿主抗隐孢子虫感染的关键细胞亚群及作用机制,无疑是寻找关键靶标、研发疫苗及特异性药物的关键所在,也是有效防控隐孢子虫病的根本途径。本项目利用BALB/c、C57BL/6及IL-17-/-鼠模型,探讨了Th17亚群抗隐孢子虫感染的作用机制,取得了如下成果:(1)分子流行病学获得微小隐孢子虫、安氏隐孢子虫、瑞氏隐孢子虫、牛隐孢子虫、猪隐孢子虫和Cryptosporidium scrofarum等虫种,鉴定了2个微小隐孢子虫亚型(IIdA19G1和 IIdA15G2R1)、5个安氏隐孢子虫MLST亚型和4个瑞氏隐孢子虫亚型;(2)通过模型筛选,选用3w雌性BALB/c鼠及C57BL/6鼠为动物模型、IIdA15G2R1亚型为研究对象进行后续研究;(3)在微小隐孢子虫感染中,促分化细胞因子IL-6、TGF-β、TNF-α均出现了高表达,且与脾脏相比,肠道表达水平和感染过程一致,说明Th17细胞分化微环境在感染中已具备,且宿主抗隐孢子虫免疫可能主要为小肠局部免疫,后期伴随着宿主全身性免疫;(4)脾脏和小肠相关淋巴组织中Th17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RORγt和信号转导分子STAT3均出现上调,为Th17细胞分化提供了信号;(5)感染后的脾脏和小肠相关淋巴组织中的Th17细胞数量剧增;(6)小鼠脾脏和小肠相关淋巴组织中IL-17 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并出现了动态变化,说明Th17细胞主效应细胞因子IL-17参与了宿主与微小隐孢子虫的相互作用;(7)Th17细胞效应因子和促分化因子IL-21、IL-22以及维持因子IL-23均出现了上调表达,进一步说明Th17效应参与了小鼠抗微小隐孢子虫的免疫效应;(8)感染和清除中SEFIR ACT1、(NF)-κB、MAPKs和C/EBPβ及C/EBPδ均出现了高表达,表明Th17细胞可能同时通过这三条途径发挥抗微小隐孢子虫感染作用;(9)通过中和抗体封闭和基因敲除鼠研究,发现IL-17在鼠抗隐孢子虫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当IL-17被敲除时,Th1细胞亚群效应会增强。这些研究表明Th17细胞亚群及其主效应细胞因子IL-17介导了宿主抗隐孢子虫的免疫防御。项目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宿主抗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免疫研究,也为人和动物隐孢子虫病的免疫防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3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微小隐孢子虫Cp2蛋白与宿主受体互作在虫体入侵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3187246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孙铭飞
学科分类:C1805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TRX-2抗氧化系统在缺硒状态宿主中抗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3107212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何宏轩
学科分类:C1805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MicroRNA参与调控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缺硒宿主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3110180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承民
学科分类:C180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微小隐孢子虫跨种传播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127254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尹继刚
学科分类:C18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