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活化马氏体钢(LAM)是富有潜力的聚变堆结构材料,其抗辐照肿胀、耐液态金属(Pb-Li等)腐蚀、热导性、抗蠕变、疲劳性能等都远优于316ss,国际上给予高度重视。正在研制的有F82H、JLF、EUROFER97、9Cr-2WVTa等。而国内在此方面工作几乎为零。为此,同时在广泛调研国际LAM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到其性能优越,更由于我国有常规马氏体钢熔炼技术,成本不高,易于实现,同时可综合欧美日等国LAM钢研究成果,提出我们自己优化的成分配方,研制和发展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性能优化的LAM。主要创新之处是优化W、Mn、Si含量及优化加入Y以达到提高钢强度、降低DBTT、减少高温下Laves相析出等特性,提高第一壁安全性,同时改善马氏体钢与Pb-Li相容性及焊接性能。基于优化配方和优化的工业技术方法发展的CLAM钢与Pb-Li的相容性能、焊接性能、防氚渗性能和绝缘涂层性能都将具有独到之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核聚变反应堆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辐照损伤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对聚变装置杂散场影响研究
高热强性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组织设计及其搅拌摩擦焊接
氚及其衰变氦-3对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微结构损伤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