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碰撞带俯冲构造的地震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37403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4.00
负责人:丁志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3
结题年份:2006
起止时间:2004-01-01 - 200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何正勤,马禾青,张弘,李卫平,常利军
关键词: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模式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喜马拉雅介质各向
结项摘要

本研究项目基于中法合作在喜马拉雅地区布设的天然地震流动观测台网,根据在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地震记录资料,利用地震学的方法反演喜马拉雅构造带的地震震源机制、介质各向异性、地震波速度结构等,探测喜马拉雅地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地震活动及其动力特征、深部介质的变形状况、地壳及上地幔的深部结构,探索其碰撞模式,研究喜马拉雅碰撞带的深部构造及其动力学问题。该项研究将填补以往对喜马拉雅碰撞带中西部地区在地震震源机制、碰撞构造及深部动力学方面研究的不足,为明确喜马拉雅碰撞带的俯冲构造、深部动力状态和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模式提供关键性的依据。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丁志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9091501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澜沧江构造带古特提斯俯冲碰撞的构造与岩浆作用研究

批准号:40830319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范蔚茗
学科分类:D0308
资助金额:16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喜马拉雅造山带东西构造结俯冲板块顶部低速薄层结构的对比研究

批准号:4187410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周元泽
学科分类:D0407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马尼拉俯冲带构造的地震资料精细成像研究

批准号:4120604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钱进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俯冲-碰撞转化带板片深部形态与地质响应

批准号:9185520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万博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333.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