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建立的发光二极管(LED)加速老化装置和电光噪声关联检测系统,研究大功率LED在不同电流、温度和湿度等作用下的畸变规律,分析微空隙、位错、微金属和有机吸附物等与低频噪声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解决传统低频噪声频特征提取存在的外部干扰、平稳性与高斯性约束以及先验模型假设等问题,通过采用可逆跳转蒙特卡罗采样算法修正频谱特征提取方法,实现经验频谱模型全参数的自动辨识,并研究非频谱技术,扩展低频噪声特征提取,提出能有效表征畸变类型的低频噪声新特征,揭示特征的物理含义。构建老化LED的低频噪声特征演变与LED电光色参数畸变的相关性,探索LED可靠性评估的策略,为LED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的可靠性诊断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技术支持。
“白炽灯照亮了20世纪,而LED灯将照亮21世纪”,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奖词高屋建瓴地描绘了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技术的恢弘远景。据估计:到2027年,LED灯将在全国被广泛采用,年节电量接近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总量。目前,LED照明已逐渐渗透到众多领域,然而成本和可靠性然是制约其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本项目利用建立的多物理场耦合发光二极管(LED)实验装置和涵盖电光噪声等微观特征的检测手段,构建LED的微观特征演变与LED电光色参数畸变的相关性,探索了LED可靠性评估的策略,获得了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高可靠LED照明的数值化制造关键技术,为LED封装和驱动的可靠性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技术支持,重要结果和关键数据如下:.(1)建立了“面向工程应用”的LED照明的数学物理模型及其性能优化方法和评估体系,构建了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的LED照明模型,解决了涉及到电-光-热-机多物理场耦合的LED照明数值化设计与优化的核心问题。.(2)提出了LED照明驱动的智能化、数值化系统构架及实施规范,提升了发明的多芯COB封装结构,性能达到同期国际领先水平;发明了“无传感器”的低成本LED照明稳定性测控方法,其估计结温与实测结温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7%;提出了LED智能驱动的系统构架,发明了利用“交通流量统计”等方法实现LED照明节能的再提升, 相对传统路灯节电效率提升72%;.(3)提出了封装芯片质量的低频噪声检测规范、铝基板镀金层的扩散杂质控制标准以及商业化金丝球焊机的改造等,使直嵌封装LED光源模组批量生产价格小于1$/W,光效大于120lm/W,产品一致性和成品率均超过99.5%。.结合该项目的研究,培养硕士1名,博士1名,在国际学术期刊、国际会议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被SCI收录4篇、EI收录6篇、ISTP收录0篇,申请和授权国家专利4项,获江苏盐城市“双创”领军人才和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综上,项目达到了预期研究目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基于低频噪声机理分析的InP HBT可靠性研究
基于低频噪声分析的电荷陷阱存储器可靠性研究
城市居住区低频环境噪声特征及评价指标研究
宽温度范围低频噪声谱的精确测量及特征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