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脑机接口的信息解析和交互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031002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240.00
负责人:郑筱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卫东,朱君明,代建华,王怡雯,张韶岷,郑能干,苏煜,李懿,SilvestroMicera
关键词:
智能控制神经信息解析多模态反馈植入式脑机接口
结项摘要

植入式脑机接口在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了一种高传输率低延时的信息交流通道,通过解析大脑皮层神经集群信号,实现脑与外界的直接交互和多自由度的实时精确控制。本项目拟以啮齿类(大鼠)和非人灵长类(猴)动物为实验对象,着重研究高通量神经集群信息的解析和基于多模态反馈的脑机交互技术,通过高通量信息约简以及神经元重要性量化分析,减少冗余信息,降低数据规模;通过构建非线性、动态、协同的神经解码模型,提高现有解码方法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在虚拟环境中集成多模态反馈,探索基于皮层微电流刺激的新型反馈模式,研究多种反馈形式在植入式脑机接口中的作用及融合机制;探索利用自适应控制方法与神经解码相结合的共享控制策略,优化植入式脑机接口控制性能;建立运动控制相关的植入式脑机接口研究平台,为实现自然和谐的脑机交互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植入式脑机接口在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了高传输率低延时的信息交互通道。通过解析大脑皮层神经集群信号,实现脑与外界的直接交互和多自由度的实时精确控制。本项目以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实验对象,着重围绕“高通量神经集群信息的解析”、“多模态反馈技术研究”和“基于上肢运动与手的抓握新型实验范式” 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在“高通量神经集群信息的解析”方面,通过记录和分析猴子上肢伸展收缩以及手部抓握不同物体时的神经集群信号,发现运动相关皮层的神经集群活动模式与目标密切相关。采用基于局部学习的方法获得神经元的重要程度,大幅度的降低了BMI解码的计算量。基于互信息的方法进行时变分析,结合场电位信号与锋电位协同解码,提高解码的效果以及长期稳定性。在“多模态反馈技术研究”方面,将外部设备的信息转换为电流刺激序列,从脑的电生理信号水平区分不同的触觉输入。综合以上技术,建立基于非人灵长类(猴)植入式脑机接口平台,实现了运动皮层神经信号对外部机械手的抓、握、勾、捏等多种抓握手势的实时、动态和异步控制,以及在线控制机械臂完成二维连续运动,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DOI:10.19679/j.cnki.cjjsjj.2019.0538
发表时间:2019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郑筱祥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植入式脑机接口的锋电位点进程估计和动态解析

批准号:6100117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怡雯
学科分类:F012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非植入式脑机接口BMI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批准号:6177411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娅妮
学科分类:F0402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植入式脑机接口的长期稳定性研究

批准号:3137100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韶岷
学科分类:C100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脑机接口的情绪识别与交互技术

批准号:U173622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永进
学科分类:F0307
资助金额:248.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