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蔷薇科广义花楸属为对象,在世界范围进行广泛采集(涉及类群有Aria、Micromeles、Chamaemespilus、Torminalis、Cormus、Sorbus等,共约180多种),以苹果亚科若干近缘属种做为外来群,重点开展两方面研究:(1)通过扩增psbA-trnH、trnL-trnF、ndhF 3个叶绿体基因片段及LEAFY、nrITS 2个核基因片段,开展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探讨广义花楸属属间界限、属下分类等级、种间亲缘关系;(2)对重点和疑难类群,开展形态、解剖、孢粉及染色体特征研究,结合分子数据,探讨其系统演化关系;在McAllister(2005)对单叶类修订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系统学及相关形态、解剖、孢粉学等数据对花楸亚属(复叶类)进行全面的分类学修订。综合各数据建立一个新的花楸属分类系统,从而为揭示苹果亚科甚至蔷薇科的系统发育和起源、演化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核基因nrITS、叶绿体基因trnL-trnF和psbA-trnH DNA,针对广义花楸属植物11组23系(包括5个informal groups),共采集82种,开展分子系统学研究,构建了该属的系统发育树。认为广义花楸属不是单系类群,建议使用狭义的花楸属Sorbus L. sensu stricto概念。Cormus Spach.、亚洲单叶类花楸(Aria (Persoon) Host和Micromeles Decaisne)构成单系,与石楠属为姊妹群,建议分别建立Cormus Spach.和Micromeles Decaisne属;裂叶的Torminaria Medikus形成单系,欧洲的单叶类花楸Aria和Chamaemespilus共同形成了一个独立分支,提议将Chamaemespilus归入Aria属。结合对花楸属28种的叶表皮形态、36种的花粉形态、32种的种子微形态进行研究,最后修订确认复叶花楸属全世界有68种、4亚种和4变种;共建立1新组、7新系、23个新异名。此外,发现单叶类2新种: Sorbus prunifolia W. B. Liao et H. J. Jing, sp. nov. 和 Sorbus calcicola W. B. Liao et H. J. Jing, sp. nov.。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广义李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及分类学修订
广义石山苣苔属(苦苣苔科)系统发育重建和分类学修订
广义带唇兰属(兰科)的分类学修订
广义当归属的系统发育研究与分类学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