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体外循环常见重要并发症。"应急造血"是由炎症激发的病理造血过程。我们前期证实体外循环引发的应急造血导致单核细胞亚群动态变化,并发现两种亚群数量显著增加:1)具有较强免疫调节活性的CD14highCD16+亚群;2)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的CD14lowCD16-亚群。故提出新假说:"应急造血导致的单核细胞亚群数目和功能改变是体外循环术后SIRS发生的重要因素,纠正应急造血是预防和治疗SIRS的突破口"。为探讨不同单核细胞亚群在SIRS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本课题拟以心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患者为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数目和表型;分选各亚群体外培养,观察增殖、分化及其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抗体中和、隔室培养等技术探讨其改变患者免疫状态的机制;观察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应急造血的影响,为准确评价患者免疫状态提供新指标,为抗炎治疗提供新线索。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体外循环(CPB)常见重要并发症。“应急造血”是由炎症激发的病理造血过程,单核细胞作为天然免疫细胞的主要成分,并非单一亚群,在其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提出新假说:“应急造血导致的单核细胞亚群数目和功能改变是体外循环术后SIRS发生的重要因素,纠正应急造血是预防和治疗SIRS的突破口”。因此,本课题以心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患者为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数目和表型;分选各亚群体外培养,观察增殖、分化及其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抗体中和、隔室培养等方法探讨其改变患者免疫状态的机制;观察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应急造血的影响,为准确评价患者免疫状态提供新指标,为抗炎治疗提供新线索。.本研究证实体外循环引发的应急造血导致单核细胞亚群动态变化,并发现两种亚群数量显著变化,具有较强免疫调节活性的CD14highCD16+亚群和形态幼稚的CD14lowCD16-亚群。通过分析接受体外循环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发现1)CPB患者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出现一过性降低,主要表现在CD14high CD16+ (Mo2)和CD14lowCD16+(Mo3)数量的显著减少,甚至缺失。而在术后第1天,患者外周血Mo2比例急速上升,随之其他单核亚群逐渐恢复; 2)CPB术后,观察到新生单核细胞亚群CD14low CD16- (Mo0)的迅速出现, Mo0形态偏幼稚,其增殖能力较强,并能依次分化为包括Mo2在内的其它单核细胞亚群,继而影响单核细胞各亚群的动态变化;3)新生单核细胞亚群在功能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与炎性单核细胞亚群CD14high CD16- (Mo1)并无明显的差异;4)与其他亚群相比较,Mo2单核细胞具有较强的TNF-分泌能力;5)激素治疗对单核细胞亚群无明显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CPB激发了患者体内的应急造血过程,导致幼稚单核细胞亚群Mo0的释放,而Mo0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可进一步分化为参与炎性反应和具有调节功能的Mo2亚群,从而参与SIRS的发生与发展,这为我们临床干预和治疗SIRS提供新的思路和细胞靶点。基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我们申请了新的国自然项目(项目编号:81270327), 进一步研究不同的单核细胞亚群参与SIRS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的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调控机制
HSF1及HSPs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及其机制
青天葵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影响机制研究
Keap1/Nrf2/HO-1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在心肺复苏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