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对硼在土壤及其组分上吸附解吸平衡、动力学参数、吸附热效应和活化能,硼吸附解吸的土壤电荷零点、电超滤、红外光谱、二次离子质谱特性,外源硼在土壤中的活性及其植物吸收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滞后解吸使外源硼植物利用率在三年间仅为7-20%;温度上升硼滞后解吸加强;硼向固相移动是一种扩散机制,解吸收硼在固相表面的覆盖度有关;各组分对硼的吸附热每克为几至几十焦,钙蒙脱、三羟铝石为吸热反应,针铁矿、亚锰酸、水锰矿为放热反应;硼可与阳离子形成离子对,硼的吸附有利于土壤对氢的吸附;土壤组分中滞后解吸性最大的是水锰矿;红外光谱和二次离子质谱证实硼在粘粒及氧化物表面富集,形成新的物质,这是硼滞后解吸的关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小花碱茅对高盐和干旱联合胁迫下硼污染土壤的修复及调控机理研究
气候因子与土壤性质对硼有效性的交互作用机理研究
外源铁对水稻吸收土壤砷的影响及其机理
富硼渣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