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MOST与Gaia的极端贫金属星化学丰度与空间分布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57303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6.00
负责人:李海宁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Norbert Christlieb,张岚,邢千帆,翟萌
关键词:
银河系演化银河系晕银河系金属丰度
结项摘要

Extremely metal-poor stars provide an exceptionally versatile means for studying a large variety of open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early Universe. Extensive study has been devoted to the search for EMP stars within the halo of the Galaxy; however, due to the rarity of EMP stars and the limitation of previous projects, a number of essential questions remain unsolved. The project plans to search for EMP stars with the huge data obtained through LAMOST survey, and together with follow-up observations and Gaia satellite measurements, to establish largest sample of EMP stars with chemical and kinematical parameters. Considering the technique limitation, we plan to search for stars with the lowest Fe and C abundances, and the possibly existent low-mass Pop III. For the first time, we plan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MP stars, and together with the metallicity distribution, to explore the star formation mode of the first star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Galactic halo. We plan to establish the first C abundance distribution, to determine the evolution of C-enhancement at lowest metallicities, and to observationally constrain basic assumptions including the initial mass functions. It is expectable to achieve important results in relevant fields.

极端贫金属星是探索早期宇宙本质及演化的重要研究手段。已有大量研究工作致力于寻找这类天体,但是由于其数量稀少和现有观测项目的局限性,许多关键问题仍亟待解决。本项目计划利用LAMOST巡天获取的海量银河系恒星光谱数据搜寻极端贫金属星,结合后续高分辨率光谱观测以及Gaia的全天测量数据获取目前最大样本的极端贫金属星的化学丰度与空间运动学多维参数。将搜寻具有最低Fe丰度和C丰度的极端贫金属星,以期深入理解极早期元素核合成与第一代超新星的性质,验证是否仍然存在小质量第一代恒星;将首次系统的研究极端贫金属星的空间分布,并结合其金属丰度分布探究第一代恒星的恒星形成模式以及银河系晕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将首次系统的研究极端贫金属星的C元素丰度分布,确定C元素超丰在极端贫金属端的演化,并从观测上对初始质量函数等基本问题提出重要约束。可望通过LAMOST与Gaia的充分结合在相关领域获得具有较高显示度的重要成果。

项目摘要

基于LAMOST巡天的海量光谱数据以及后续高分辨率光谱证认与细致分析,该项目开展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贫金属星搜寻项目。利用LAMOST巡天数据挑选出一万余颗金属含量不到太阳百分之一的贫金属星候选体,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贫金属星亮源表。通过4年的数据积累,已证认近400余颗非常贫金属星,观测结果表明我们从LAMOST数据中挑选贫金属星的成功率高于90%,超过了国际同类项目。不仅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均匀的贫金属星高分辨率样本,同时也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特殊天体。1)三颗金属丰度不到太阳万分之一的超贫金属星。其中J2217表现出C、N、O的大量超丰以及过量的Na、Mg、Al和Si,目前已知这类恒星仅有4颗。通过其奇异化学丰度模式,我们对其前身星的质量等基本性质提供了重要的观测限制。2)首次开展了Li超丰贫金属星的系统搜寻,并成功的找到了12颗Li元素丰度显著超丰的贫金属星,其中5颗未尚经历明显物质混合的主序拐点星,对现有小质量恒星演化模型及Li增丰机制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挑战。3)发现80余颗C超丰贫金属星。其中J0119是目前已知Ba丰度最高的CEMP-s极端案例,第一次给出了可以直接通过观测丰度模式限制AGB伴星的质量等基本性质的证据,也为今后更好的限制和改进低金属丰度AGB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DOI:10.11999/JEIT210095
发表时间:2021

李海宁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10303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6017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贫金属星中子俘获元素丰度分布与星系化学演化

批准号:19973002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张波
学科分类:A1503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极端贫金属恒星中元素丰度分布模式的研究

批准号:1097301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施建荣
学科分类:A1405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特殊贫金属星重元素丰度分布及其形成机制探究

批准号:10847119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崔文元
学科分类:A2705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贫金属星的重金属元素丰度分析

批准号:19103002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赵刚
学科分类:A1502
资助金额:2.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