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效N影响油松细根分解的过程和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7150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5.00
负责人:王国梁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侯庆春,王兵,张超,刘芳,刘莹,刘涛,李文达
关键词:
微生物细根分解土壤有效N化学组成
结项摘要

The increasing soil available nitrogen, caused by raising N deposition, is altering the nutrient cycle, energy flux and the C pool balance through influencing the fine root decomposition. It is not clear about the effect of the soil available N on fine root decomposition (FRD) for the study gaps in theory and deficient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the 13C stable isotope pulse labeling, pot experiments and field experiments including buried litterbag and intact core method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ill be studied: (1) how does the soil available N influence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FRCC) of fine root, microbes characteristics (MC), enzyme activities (EA) and soil properties (SP) in Pinus tabuliformis in the loess plateau; (2) how do the FRCC, MC, EA and SP influence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es of fine root; and (3) how does the reciprocity among the above factors influences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es. We hope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soil available N on fine decomposition in theory, and to predict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N deposition on fine decomposition,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inus tabuliformis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在全球大气N沉降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土壤有效N升高通过影响细根的分解过程改变着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并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产生深远影响。受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限制,目前对土壤有效N如何影响细根分解的过程和机理尚不清楚。本项目以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广泛种植的人工油松为研究对象,以田间和盆栽施肥实验为基础,通过埋袋法、原状土芯法和13C稳定同位素标记等方法,重点研究:(1)土壤有效N对油松细根化学组成、菌根特征、微生物特征、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2)细根化学组成、菌根特征、微生物特征、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分别对细根分解过程的影响;(3)上述因子的耦合作用影响细根分解的过程和机制。本研究期望从理论上阐明土壤有效N影响细根分解的过程和机制;在实践上预测因大气N沉降或施N引起的土壤有效N升高对油松细根分解的潜在影响,从N肥管理角度提出人工油松林培育与经营的策略。

项目摘要

在全球大气氮(N)沉降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土壤有效N升高可能通过影响细根的分解过程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碳平衡。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油松为研究对象,以田间和盆栽施肥实验为基础,通过埋袋法和13C稳定同位素标记等方法,研究了N添加影响油松细根分解的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N升高降低了油松1-2级根序的根长、根面积和菌根侵染率,但对粗根(3级以上根序)的形态特征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粗根中柱和管胞直径,并提高了根系水力导度;(2)不同径级(0-0.5,0.5-1,1-1.5,1.5-2mm)根系中化学元素(C、N、P)含量和不同组分(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有显著差异,而且化学元素和组分对N添加的响应也不相同;(3)N添加显著抑制了0-0.4mm细根中纤维二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但对其它径级细根无影响;(4)土壤有效N对细根分解过程中C、N、P元素释放模式的影响不同。 比如,低N添加(3 g N m-2 yr-1)促进了0-0.5mm细根中C元素释放;中N添加抑制了0.5-1mm细根N、P元素释放,所有N处理促进了1-2mm细根N元素的释放;(5)N添加对淀粉、糖、木质素和纤维素分解的影响不同。高N添加(9 g N m-2 yr-1)促进了0-0.5mm细根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分解,但对其它径级无显著影响;(6)不同径级细根分解残留率的动态变化不同,对N添加响应不同。比如,分解到300天时0-0.5mm细根损失26.47%,0.5-1mm细根损失28.24%,1-2mm细根损失33.46%,即粗根分解较快;N添加降低了0-0.5mm细根分解速率,但对其它细根无影响;(7)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与细根分解速率负相关,而纤维二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分解率正相关。结论:油松根系为层级系统,不同根序(或径级)细根在形态、解剖结构、化学组成和分解过程方面有显著差异,对土壤有效N变化的响应也不相同。全球N沉降可能通过影响根系,尤其较细的细根(比如1和2级根序,或0-0.5mm的根系)影响根系的分解过程,从而对森林养分循环和碳平衡产生深远影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王国梁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871150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0055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9971035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8978324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0.8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67151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黄土高原土壤有效N对人工油松林细根生产和周转的影响

批准号:4087115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王国梁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土壤有效N影响油松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的机制

批准号:4167151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国梁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土壤有效N升高对白羊草群落特征及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机制

批准号:4147143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国彬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9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土壤有机质碳氮循环对细根分解的响应动态及其过程研究

批准号:4130123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胡小康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