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族元素掺杂二氧化铈稀磁半导体的铁磁性起源及相关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17601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5.00
负责人:阳生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余招贤,莫党,蒋志洁,刘焰发,刘畅,王俊,闫宁,张东徽,陈森
关键词:
铁磁性起源稀磁半导体室温铁磁性自旋过滤效应掺杂Ce02
结项摘要

稀磁半导体(DMS)是实现自旋电子器件的材料基础,尤其是具有室温铁磁性的DMS,借助这种材料可实现室温下的自旋过滤,使自旋电子器件的实用化成为可能。本项目从材料设计入手,选择多种过渡元素(V、Cr、Mn、Fe、Co、Ni)掺杂的宽禁带氧化物CeO2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体系电子结构和态密度的计算,预测具有铁磁性的掺杂体系,从理论上分析其铁磁性交换机制和起源问题,并在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平衡(固相烧结)和非平衡(磁控溅射、脉冲激光沉积)等方法制备不同掺杂体系、不同浓度和共掺杂的Ce02基DMS薄膜和块材。制备中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后处理退火等手段,对样品进行磁性测试、微结构表征,辅助XPS、Raman光谱和椭偏光谱等测试来研究对材料的室温铁磁性的影响。得到具有室温铁磁性的块材和薄膜样品。最后制备基于稀磁性氧化物薄膜的自旋过滤器件原型,测试其磁电性能,并探索Ce02基DMS在自旋相关器件中的应用。

项目摘要

稀磁半导体(DMS)是实现自旋电子器件的材料基础,尤其是具有室温铁磁性的DMS,借助这种材料可实现室温下的自旋过滤,使自旋电子器件的实用化成为可能。本项目在理论上,对过渡元素(Mn、Co)掺杂的宽禁带氧化物CeO2体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基于第一性原理,采用Material Studio计算了纯CeO2以及引入氧空位Vo、Mn、Co掺杂的CeO2稀磁半导体体系的电子结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发现在掺杂CeO2体系中磁性离子是通过氧空位产生的铁磁性耦合,符合氧空位诱导铁磁性交换耦合机制。在实验上,开展了过渡元素Mn、Fe、Co、Ni、Cu以及Zn掺杂CeO2体系的研究;对共掺杂(如Y、Co共掺、Zn、Co共掺和Cu、Mn共掺等)CeO2体系进行了研究;对非磁性离子(如Ca和Cr)掺杂CeO2体系也进行了探讨。我们主要采用固相烧结法、溶胶凝胶法和磁控溅射法制备不同掺杂CeO2体系的陶瓷、薄膜和纳米颗粒样品,并对样品进行磁性测试、微结构表征,SEM、Raman光谱、PL谱、透射谱和椭偏光谱等测试来研究掺杂CeO2体系的各项性能。研究发现掺杂CeO2体系的室温铁磁性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样品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和后处理退火等对掺杂CeO2体系的室温铁磁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如Co掺杂CeO2体系(Ce0.97Co0.03O2薄膜)的室温铁磁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其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均增大。不同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法和磁控溅射法)制备的相同掺杂CeO2体系,其铁磁性能也有较大差别。我们首次用激光烧蚀液相法成功制备了不同Mn和Co掺杂浓度的CeO2纳米颗粒,并在3%Co掺杂CeO2纳米颗粒观测到饱和磁化强度高达6.22 μB/Co的室温铁磁性。掺杂CeO2体系的铁磁性的来源问题,仍然难以有定论,需要进一步探索。此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还开展了一些原计划没有列入的研究工作,如:针对多铁材料铁酸铋进行的探索性研究;针对光谱调控的稀土掺杂钆/镥基发光材料的可控合成与能量传递机理研究,也已有多篇论文发表,目前研究都进展顺利。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5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52
发表时间:2019

阳生红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非磁性元素掺杂稀磁半导体铁磁性机理研究的新方法

批准号:5137202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志华
学科分类:E0209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ⅡA族和Ⅳ族元素掺杂及缺陷诱导AlN稀磁半导体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批准号:1116402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吴荣
学科分类:A201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稀磁半导体的铁磁性机理研究

批准号:10374066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蔡金华
学科分类:A200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正电子湮没技术用于缺陷引起的稀磁半导体铁磁性起源的研究

批准号:6100606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秦秀波
学科分类:F04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