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选择典型POPs物质,系统研究北京周边地区土壤中POPs的暴露水平和对土壤动物的生态效应,评估POPs的区域风险。研究对象涵盖POPs 公约黑名单规定受控的物质,即"传统"POPs(DDT、PCBs)和未受控但具有POPs特性并且危害逐渐显现的"新型"POPs(硫丹、PBDEs)。研究的核心是POPs对土壤动物的生态效应,受控模拟和实地生态调查相结合,分析各POPs在短期和长期暴露条件下对蚯蚓个体的各生理指标及组织结构的剂量-效应定量关系和对原生动物、微小节肢动物和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的动态影响,将为POPs土壤污染的生物学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揭示以土壤动物作为POPs污染指示生物的预警作用,为硫丹、PBDEs等物质被列入受控POPs名单的可能性提供技术支持。结合北京周边地区土壤中POPs的暴露水平和格局,评估POPs区域风险,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白云鄂博矿区土壤外源稀土累积对土壤动物的生态效应
土壤覆盖栽培对节肢动物的生态效应及其发生机制
土壤-植物系统中典型POPs的污染过程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
典型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