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977008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10.00
负责人:何丽霞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1997
结题年份:2002
起止时间:1998-01-01 - 200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于玲,李嘉珏,陈德忠,冯达,李睿,陈惠兰,陈富慧,梁洪军
关键词:
种质资源定向育种品种起源
结项摘要

通过多年野外考察与引种,建立了目前搜集野生居群最全的中国野生牡丹种质资源圃,.并对引种的野生牡丹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使野生牡丹适应了当地.气候条件,已全部正常生长、开花、结实,并保持了原有的遗传特性;利用野生牡丹与各栽.培品种进行远缘杂交,试图将野生种的优良基因引入栽培品种,以培育出优良园艺品种,目.前已得到了5 批杂种。开展了牡丹原种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孢粉学等方面的观察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通过引种栽培试验,证明各牡丹种间及同一种不同居群之间的变异.是不可塑的,即由遗传决定(基因性质)的;(2)对9 个种15 个居群进行核型分析,发现.除前人报道的2A 核型外,还存在着2B、3B 核型,而且在紫牡丹安南居群中发现31.25%的.细胞具有染色体片段;(3)在黄牡丹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异常现象,如中期Ⅰ二价体.早分离、多价体,后期Ⅰ及后期Ⅱ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微 核及多分体等。其中后期Ⅰ.同源染色体联会不分离为该种中首次报道;(4)对7 个种10 个居群的种子蛋白质谱带进行.分析表明原产四川、云南的紫牡丹、狭叶牡丹及黄牡丹之间遗传距离较大,将它们完全归并.作为紫牡丹(Paeonia delavayi)的复合体并不一定合适,分类学上仍应作为种的等级处理;.(5)对9 个种23 个居群进行孢粉分析,首次发现在牡丹花粉外壁纹饰中还存在条纹—网状.花粉及皱波—网状花粉,认为花粉分析对牡丹组种间的区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2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3

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策略

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策略

DOI:10.3969/j.issn.1005-2542.2020.02.009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5G毫米波通信的高速公路车联网任务卸载算法研究

基于5G毫米波通信的高速公路车联网任务卸载算法研究

DOI:10.11896/jsjkx.211100198
发表时间:2022
5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何丽霞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牡丹栽培品种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

批准号:30470177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索志立
学科分类:C02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利用分子标记对野生.半野生柑桔种质资源进行遗传鉴定

批准号:39370497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萧顺元
学科分类:C1503
资助金额:6.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海南野生胡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保护利用

批准号:3106020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刘进平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白芷的野生种质资源研究

批准号:39670081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王年鹤
学科分类:C0208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