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其中氧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能够为电极材料开发,优化电极微观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领域的研究一直是国际SOFC的研究热点。目前人们对氧还原反应机理的认识存在较多的分歧,已成为影响SOFC快速发展的关键制约性因素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氧还原反应过程与电极微结构的依赖性很强,采用传统方法制备的阴极难以控制其微结构,不能够消除由于微结构复杂性给机理研究带来的困惑。本课题拟采用胶体晶体作为模板制备有序多孔纳米阴极,这种方法得到的阴极具有微结构可控的特点,为研究氧还原反应机理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基础。实验中将综合运用交流阻抗、线性极化等多种电化学研究手段,深入研究氧还原反应的机理。此项工作对于揭示SOFC氧还原反应机理,有效指导电极材料开发、优化电极微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前景。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可以有效地缓解高温电池长期运行所带来的稳定性和寿命下降问题,是目前SOFC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但是,电池工作温度的降低导致阴极材料的催化活性下降,成为SOFC中温化亟待解决的关键瓶颈技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优化阴极的微观结构是提高阴极在中温下电催化活性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工作采用模板法制备了有序多孔的复合阴极,借助快速烧结手段,得到3-DOM结构的LSM/YSZ复合阴极。与常规结构的LSM/YSZ复合阴极相比,中温下阴极的极化电阻大大降低。通过模板法制备的三维有序复合阴极热稳定性高。研究发现,所制备的纳米复合阴极由于连续的网络结构使三维有序LSM/YSZ复合阴极具有快速的离子、电子传导,使其电化学行为更加类似于混合离子电子导体,而与传统结构的LSM/YSZ阴极的反应机制有所不同。上述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5篇,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以胶体晶体为模板进行低维材料生长研究及光子晶体缺陷制备
基于胶体晶体为牺牲模板制备三维有序大孔结构分子印迹色谱固定相的研究
有序分子薄膜及纳米模板制备新方法
基于胶体晶体模板的新型纳米结构的溶液相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