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生境多样,蜱类物种丰富,本研究根据地理区划和生境类型的不同,进行系统的区系考察、广泛采集生境标本和动物寄生标本、以体视显微镜、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为鉴定工具,以经典的形态学分类方法为主要鉴定手段,在疑难种间鉴别中结合分子标记技术(PCR-SSCP)进行分类研究. 通过深入的考查分析,摸清该地区硬蜱的区系分布、群落结构和物种类型,并对优势属种和特有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确立准噶尔盆地硬蜱的物种名录和分布特征。该研究对掌握准噶尔盆地蜱类的区系分布类型、物种的演化迁移以及发生和发展规律有重要意义,可提供多年来第一手新的研究资料,同时为蜱媒传染病的理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根据地理生态区划和不同生境类型,在准噶尔盆地选取生态点进行了硬蜱采集,依据经典蜱类形态学种属检索资料对蜱标本进行形态学种属鉴定;采用群落生态学技术方法,分析不同生境条件下蜱类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研究不同生态区的群落组成结构;选取亚洲璃眼蜱指名亚种和亚东璃眼蜱、残缘璃眼蜱和盾糙璃眼蜱、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3对相似种的雄性虫体,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分子比对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通过初步形态学鉴定,本实验在准噶尔盆地共采集硬蜱19 466只,隶属5属21种,以草原革蜱、亚洲璃眼蜱指名亚种和银盾革蜱为优势蜱种;首次报道在新疆发现阿坝革蜱。(2)不同生境类型的蜱类,群落组成亦不相同,草原革蜱和银盾革蜱多栖息于林区牧场和荒漠草原,而亚洲璃眼蜱指名亚种和亚东璃眼蜱是高温低湿的种类,是噶尔盆地沙漠中的优势蜱种;而且在同一生境中,动物寄生蜱比游离蜱丰富,这与宿主动物的放牧和调运有关。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蜱类群落丰富、区系分布广泛,但不同地理景观和生境类型的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3)通过3对形态相似种蜱的ITS2序列比较,结果表明ITS2可作为其遗传变异分子的分子标记,并为研究其系统发育和完善分类系统提供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硬蜱部分争议种分类地位的研究
硬蜱滞育的研究
新疆蜱螨区系及医学意义的研究
新疆准噶尔盆地鳞翅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研究